教学科研动态

有效技能研究与实践实施方案

时间:2013-12-29 18:02 作者:admin111 来源:未知 阅读次数:

一、指导思想
    开展本课题研究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以转变观念为重点,以重建师德为核心,推进新课程改革,建设教师队伍,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学习为本,以学校为本,提高教师生命质量;以问题为切入点,以自修为主,以科研为手段,以课题为载体,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研究与创新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方法和运行机制,努力改善教学活动、优化教育体制,运用教育理论及各种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学优化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提升教育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引导每位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与能力,不断挑战现实,超越现实。与此同时,也不能忽略传统教育技能的有效性发挥,注重效果、提高效率、改进效能、追求效益,最终实现传统和现代优势互补、特色发展、整体提升。
    二、研究思路
    本课题属于应用性研究,遵循理论先行、科研领路、注重实践的思想,侧重于以教师的课堂教学为主,走“实践——研究——行动——思考——发展”的行动研究技术路线。根据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不同类型的教育和教师各自的实际情况,积极进取,实事求是、分类指导、共同发展。“优化——应用——再优化——再应用,循环往复、不断提升”,采用理论学习、教学实践、专题研讨、案例分析和专家咨询等方法,选择多角度、多层次、多学科进行研究,确保课题的科学性,并努力有所创新。一是让教师对有效技能与课堂教学改革的意义、途径和方法等达成共识,与教师建立合作关系;二是组织课题培训活动,明确课题组成员的研究任务,掌握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策略、方法等;三是教师制定自己的实验计划并开展实验,强调教学过程的具体操作性,关注实验过程中的具体体验、感受和反思;四是通过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等形式开展校内外相关学术研讨和交流活动。重点是现代教育技术走进课堂,真正用到教学第一线,真正使教育技术在提高教育质量上发挥作用。同时考虑不具备现代教育技术条件的学校,如何发挥传统教育技能的有效性,创造性地探索彰显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不同模式,共同发展,最终实现提高有效技能,打造学科教学特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
    三、研究目标
    通过有效技能的研究与实践,尽快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理解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发展与教育技术能力的关系,帮助建立在教学实践中提升教育技术能力的意识与态度,了解并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在应用与创新中了解并掌握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设计、教学支持、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教育技术的一般方法,创新教学思路和方法,创新教学结构和模式,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创造性地以多种方式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提升教师的生命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肩负公平利用、有效应用、健康使用各类信息的社会责任。
    提升教师的有效技能,使每一位教师成为信息的提供者,发挥教师潜在的知识能力,赋予传统教育技能以新的生命,形成一个高效的信息增值网络。为此,我们将积极探索教师有效技能的培训模式,培养教师信息检索、信息利用、信息创新的技能,把获得的信息应用于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本课题的实验研究,面对基础教育发展的背景,深入探究并最终构建适宜的、良好的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模式,提高课程培训的质量和效益,从而推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最大限度地提高广大教师的整体素质。
    四、研究内容 
   (一)探索教育信息化时代对教师有效技能的具体要求,转变教师观念,积极进行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校课堂教学的实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通过科学的研究与创新,逐步寻求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关键实质,边实践边研究,边研究边反思,边反思边改进,边改进边提高,努力构建一套完整的、体现教育特色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论与模式,建立和完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二)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最终实现学校、教师、学生的和谐发展。具体内容是对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有效技能具体要求的研究;对教师有效技能培养途径、方法的研究;对教师运用教育技术进行各专业学科网络课堂教学实践的研究。
   (三)本课题在号召和加强对教师进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培训的同时,并不排斥传统教学技能的存在,更鼓励教师就地取材对传统教学技能进行创新,探索出更多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技能。
    五、研究的方法与途径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辅之调查法、观察法、案例分析法、实践检验法等方法。基本途径拟考虑:
    (一) 团队学习
    组织开展课题参与学校的教育技术培训,组织教师进行计算机中级技能培训和网络运用培训,并组织信息技术教师走出去接受高层次的培训学习,使大部分教师能熟练自如地编制多媒体教学课件并恰当地应用于课堂教学。培训的内容包括:
    1、学习现代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提高教学技能着眼于教学有效性的意识,提高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提高教师善于利用信息技术设计教学方案的能力。 
    2、娴熟地进行计算机的操作、校园网以及互联网的有效使用。 
    3、掌握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的使用方法。 
    4、掌握适合于各专业学科特色的简易开发的应用性软件。这些培训内容应用性、操作性强,又有一定的梯度,做到适应性和发展性的结合。在培训方法和考核策略上,我们采用任务驱动方式,利用活动促进的方法,结合培训目标,布置具体任务,把考核与培训结合起来,根据教师水平,分层次开展培训。另外,经常进行教师作品展示和交流,形式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自我积累提升
    素质和技能的形成需要长期细致的劳动和积累,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要求各学校、各专业、各学科的教师制定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规划,确立各阶段的目标,循序渐进。鼓励教师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以及丰富的专业学科资源库,自学更多计算机和网络知识,并适时地开展《有效技能》学习讲座,为教师们的自学指引方向,让合格型、胜任型、特色型、专家型等不同发展目标的老师都有明确的奋进方向,通过有效技能的课题研究,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实现人生价值。
    (三)课堂教学实践
    将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与教育理念更新有机的结合起来,利用信息技术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的整体优化。同时不忽略传统教学技能有效性的挖掘和利用。我们将从以下三个环节、两种课型以及四种教学模式上进行课堂教学的实践。
    1、三个环节是指在设计和组织教学时,树立整体优化的观念,在教学设计、电子教案的编写上、在教学软件的选择、使用、设计、编制和评价方法上、在课堂教学实施上等要有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思想和行动,并将传统和现代有机的整合。
    2、通过两种课型,一是课堂讲授结合使用多媒体的课型,通过实践培养教师的动手技能,体验教育技术应用与创新的技巧。二是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型,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探索四种教学模式:第一,基于资源的学习模式;第二,基于任务的学习模式;第三,基于协作的学习模式;第四,基于个性化的学习模式,以此来优化学习过程,让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合作,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信息共享
     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普及发展,对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发挥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不但在教学方式上,而且在教研方式、办公方式上产生了深刻变革。教育网络建设和资源的开发,使教研信息化、办公自动化。在教育科研中,有效地利用这些信息资源尤其重要,享有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可以不断拓展教师的教育视野,丰富知识储备,提高人文素养,也可以使我们的教育科研始终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高效发展。
    (五)鼓励创新
    技能决定教学实践的新思路,一方面,鼓励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赋予课堂教学多元多层的灵活设计、调整和使用;另一方面鼓励传统教学技能的有效运用,鼓励教学技能立足现实再创新,拓展和改变教育的观念及形态。
    六、研究步骤
    课题研究工作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课题研究的筹备阶段(2007年7-10月)。这期间主要任务是:根据总课题组的安排,确立子课题,组织申报子课题,制定子课题研究方案,理解研究课题的主要任务,明确研究途径和方法,整合研究资源,分解研究项目,培训研究人员。 
    第二阶段:课题研究实施阶段(2007年10月-2009年10月)。这个阶段任务是:根据实施方案的要求全面开展研究,力争圆满完成研究任务,作好阶段性总结,根据实验中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研究方法和内容。 
   第三阶段:课题中期评估阶段(2009年11-12月)。
   第四阶段:课题研究总结阶段(2010年1-10月)。对研究工作进行总结,根据收集、整理的资料和数据,写出课题研究报告,汇编论文集、案例集,录制影像资料,并请上级领导和有关专家鉴定。
    七、研究成果预期 
    1、有效技能与教师专业成长的工作报告
    2、有效技能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报告
    3、各专业学科网络教学精品课例集锦
    4、教师自制各学科教学软件 
    5、有效技能应用与课堂教学创新论文集
    6、利用网络资源,提高教学效度教师实验报告汇编
    八、课题组成员
    组  长:王杰才
    副组长:马友文
    成  员:马  林(课题组秘书)  黄建国  张亚军  姚万辉  黄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