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好课——当实验室变成游乐场:合肥七中科创课程观察报告
时间:2025-07-02 11:22 作者:李礎楚 来源:教科研处 阅读次数: 次
在合肥七中的科创实验室里,传统课堂的边界正在消融——3D打印机轻快的嗡鸣、无人机轻盈的飞行、机器人灵巧的舞动,以及无人赛车在模拟赛道上精彩的漂移,这一切现代化的教育场景正让传统课堂蜕变为科技游乐场,引领创新的发生。
造物者的魔法课堂
“看!我的星际战舰!”在3D打印区,学生正通过数字建模将想象力转化为触手可及的作品。课程融合多学科知识,从想法产生到设计建模,学生经历了完整的"想象-设计-创造"闭环。这种“模拟造物”的魔法,让抽象的理论转化为现实的奇迹,让课堂成为孕育创新的沃土。
天空与智慧的共舞
无人机实验室里,空气动力学与编程正演奏着跨学科交响。当无人机穿越障碍平稳悬停时,欢呼声在实验室里绽放。同学们自主编写避障程序并反复调试,他们习得的不仅是机械结构知识,更是将失败转化为解决方案的韧性。
机器之城的建造者
“智慧物流小组请注意!你们的运输机器人需要优化路径算法!”学生们分组搭建的智能分拣系统正在进行垃圾分类竞赛。机械臂与传感器默契配合,将塑料瓶精准投入回收箱。这种沉浸式场景教学,让编程逻辑从代码行跃入现实世界,在少年心中点亮创新光芒。
未来驾驶的启蒙
在无人驾驶课程区,学生团队正在调试搭载ROS系统的赛车。课程融合Ubuntu系统、OpenCV视觉库等前沿技术,将自动驾驶原理拆解为可实践的模块。当赛车在复杂赛道自主完成漂移过弯时,学生们收获的不仅是编程技能,更是对自动驾驶技术的深度思考。
作为安徽省中小学科学教育示范校,合肥七中运用科创力量推动教育革新。这里没有标准答案的桎梏,只有创新思维和能力的不断萌发与生长。当无人机载着“七宝”的青春梦想冲向蔚蓝天空——我们看见的不仅是创新人才的养成,更是教育本真的回归:在探索的欢愉中,埋下改变世界的种子。
(撰稿:李礎楚 一审:姜睿 二审:薛晓雨 三审:谢庆霞)
- 上一篇 : 会客七中|教育考察团为何选择七中?他们如此评价
- 下一篇 : 合肥七中举行“芳华谢幕,情满杏坛”荣休教师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