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富国处长莅临合肥七中畅谈普高教育
时间:2014-02-12 14:30 作者:admin1 来源:未知 阅读次数: 次
4月3日下午4:00点,安徽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缪富国处长莅临合肥七中,畅谈当前普通高中教育发展形势、今后普通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考。我校百余位教师认真聆听了这场高屋建瓴、内容丰富的报告,既了解到相关高中教育的宝贵信息,又增强了建设七中、争创安徽省优秀示范高中的责任感、紧迫感。
缪处长首先强调:普通高中教育是连接九年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纽带,处于承上启下的特殊地位,担负着“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为高等学校输送优秀人才”两个功能;普通高中教育也是衡量一个地方经济综合实力和智力资源的重要标志。为此,大力发展普通高中教育,满足人民群众对普通高中教育尤其是普通高中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一直是安徽省基础教育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
针对目前安徽省普高发展形势,缪处长分析指出,近年来,安徽省普通高中围绕“两范一改”,采取了不少措施,发展形势总体良好。具体体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普通高中教育规模扩大。目前,全省普通高中786所,在校生已达129万人。高中阶段教育连续九年持续增长。
二是普通高中优质教育资源扩张。1998年起,全面启动省、市级示范高中建设,目前,全省已有省级示范高中125所、市级示范高中150余所,省、市示范高中在校生数60余万人,这有力地促进了高中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不仅解决了“有学上”的问题,还基本解决了“上好学”的问题。
三是普通高中教育的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改革逐步推进。各地积极争取政策,创造条件,进行高中学校多元化办学体制改革,积极吸引社会资源参与高中办学,变政府一元投入为社会多元投入。
四是普通高中课程和考试评价改革稳步推进。安徽省从2006年秋季实施高中课程改革。2009年高考改革方案(草案)已经拟定,正在广泛征求意见、拟报请审批。招生考试模式为“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简单地说是“三个六”,即统考科目有六个:3+文科综合(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学业水平测试有六科:语文、数学、外语、人文与社会基础、科学基础和技术素养;综合素质评价有六个基础性发展目标:公民道德素养、交流与合作、学习态度与能力、实践与创新、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
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与高校招生录取将实行软挂钩:考生学业水平测试每科需达到C级或合格以上、综合素质评价每个基础性发展目标需达到C级或合格以上,方可被二本以上普通本科院校录取;在同等条件下,高等学校优先录取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达到A级(或优秀)数量多的考生。
五是普通高中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实现与职业教育、初中教育、城乡之间教育的三个平衡:将示范高中计划内招生指标数的60%分解到各初中学校,计划外择校生比例确定为30%,有力地促进了初中教育均衡发展;继续举办“宏志”班,保证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农村优秀学生能接受到优质高中教育;通过城市教师支教、加大经费投入等方式来改善农村高中的办学条件,提高其办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乡高中教育的均衡发展。
六是普通高中教育管理日益规范。为切实加强示范高中管理,规范其办学行为,充分发挥示范高中的示范、辐射、引领作用,省教育厅从规范办学和招生行为、教育教学管理、学籍管理、教师队伍管理、制止乱收费、责任追究及考核评优等方面,对示范高中办学提出了具体的规定和要求,以不断规范管理。
总体上判断,我省普通高中教育已经进入平稳发展时期,开始从规模型、数量型转向效益型、质量型。普通高中自身的功能作用逐渐发挥出来,引起了各级领导干部的高度重视。
缪处长还特别指出,当前普通高中教育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存在着不少现实的和潜在的问题。如经费投入、师资队伍状况、办学条件、贫困学生、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学校管理(含管理队伍、管理理念、方法)等。总体看:
一是优质高中教育资源不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优质高中教育的需求和教育资源供给相对不足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二是高中办学行为有待进一步规范,少数高中由于办学思想不够端正,导致办学行为失衡、管理不够到位,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健康发展。三是高中教师队伍素质亟待提高,随着高中教育规模的扩大,教师队伍数量明显不足,提高教师素质的任务相当繁重。四是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对教育改革和发展以及学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新的要求,部分学校不相适应。
针对普通高中的改革与发展问题,缪处长理性地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既要解决部分地区发展不足问题,又要解决不少地方发展不好问题,推动普通高中教育全面、可持续、协调发展。
树立全面发展的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发展的原则,面向所有学生,全面发展学生。一是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既是实施课程的目的,又是实施课程的手段;通过强化课堂教学管理,提高单位时间教学质量和效果,促进广大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学习和备课,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使用先进教学手段,缓解教学课时不够用的问题,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二是要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建立和完善教育教学制度,包括五个方面:建立完善课程管理制度;开足、开齐必修课程;合理并有特色地开设选修课程;建立完善学分认定管理制度,学生三个学年必须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和28个以上选修学分,达到144个学分;建立完善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建立完善学业水平统一监测制度;建立完善高校招生改革制度。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保持普通高中教育有一个良好的生态和环境。一是要进一步规范教师行为、招生行为、收费行为、办班行为、教学行为。二是要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坚持政府办学为主、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办学体制,努力扩大招商引资,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创办普通高中,支持薄弱学校创办特色高中。三是要进一步加强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不定期进行复查,规范示范学校行为;启动优秀省级示范高中学校评估;充分发挥示范作用,组建高中学校集团。四是加快区域普通高中发展,包括扩大规模、改善办学条件、建设教师队伍、更新教育理念等。
树立协调发展的观念,发展方式要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大力加强内部管理。一是要解决好规划与布局问题,将学校规划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二是要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变革和创新学校管理的方式,坚持科学、民主管理。三是要切实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努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校长队伍。
缪处长在报告中还对合肥七中的学校管理和办学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希望合肥七中能苦练内功,抢抓机遇,积极申报优秀省级示范高中。
缪处长首先强调:普通高中教育是连接九年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纽带,处于承上启下的特殊地位,担负着“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为高等学校输送优秀人才”两个功能;普通高中教育也是衡量一个地方经济综合实力和智力资源的重要标志。为此,大力发展普通高中教育,满足人民群众对普通高中教育尤其是普通高中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一直是安徽省基础教育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
针对目前安徽省普高发展形势,缪处长分析指出,近年来,安徽省普通高中围绕“两范一改”,采取了不少措施,发展形势总体良好。具体体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普通高中教育规模扩大。目前,全省普通高中786所,在校生已达129万人。高中阶段教育连续九年持续增长。
二是普通高中优质教育资源扩张。1998年起,全面启动省、市级示范高中建设,目前,全省已有省级示范高中125所、市级示范高中150余所,省、市示范高中在校生数60余万人,这有力地促进了高中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不仅解决了“有学上”的问题,还基本解决了“上好学”的问题。
三是普通高中教育的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改革逐步推进。各地积极争取政策,创造条件,进行高中学校多元化办学体制改革,积极吸引社会资源参与高中办学,变政府一元投入为社会多元投入。
四是普通高中课程和考试评价改革稳步推进。安徽省从2006年秋季实施高中课程改革。2009年高考改革方案(草案)已经拟定,正在广泛征求意见、拟报请审批。招生考试模式为“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简单地说是“三个六”,即统考科目有六个:3+文科综合(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学业水平测试有六科:语文、数学、外语、人文与社会基础、科学基础和技术素养;综合素质评价有六个基础性发展目标:公民道德素养、交流与合作、学习态度与能力、实践与创新、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
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与高校招生录取将实行软挂钩:考生学业水平测试每科需达到C级或合格以上、综合素质评价每个基础性发展目标需达到C级或合格以上,方可被二本以上普通本科院校录取;在同等条件下,高等学校优先录取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达到A级(或优秀)数量多的考生。
五是普通高中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实现与职业教育、初中教育、城乡之间教育的三个平衡:将示范高中计划内招生指标数的60%分解到各初中学校,计划外择校生比例确定为30%,有力地促进了初中教育均衡发展;继续举办“宏志”班,保证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农村优秀学生能接受到优质高中教育;通过城市教师支教、加大经费投入等方式来改善农村高中的办学条件,提高其办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乡高中教育的均衡发展。
六是普通高中教育管理日益规范。为切实加强示范高中管理,规范其办学行为,充分发挥示范高中的示范、辐射、引领作用,省教育厅从规范办学和招生行为、教育教学管理、学籍管理、教师队伍管理、制止乱收费、责任追究及考核评优等方面,对示范高中办学提出了具体的规定和要求,以不断规范管理。
总体上判断,我省普通高中教育已经进入平稳发展时期,开始从规模型、数量型转向效益型、质量型。普通高中自身的功能作用逐渐发挥出来,引起了各级领导干部的高度重视。
缪处长还特别指出,当前普通高中教育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存在着不少现实的和潜在的问题。如经费投入、师资队伍状况、办学条件、贫困学生、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学校管理(含管理队伍、管理理念、方法)等。总体看:
一是优质高中教育资源不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优质高中教育的需求和教育资源供给相对不足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二是高中办学行为有待进一步规范,少数高中由于办学思想不够端正,导致办学行为失衡、管理不够到位,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健康发展。三是高中教师队伍素质亟待提高,随着高中教育规模的扩大,教师队伍数量明显不足,提高教师素质的任务相当繁重。四是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对教育改革和发展以及学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新的要求,部分学校不相适应。
针对普通高中的改革与发展问题,缪处长理性地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既要解决部分地区发展不足问题,又要解决不少地方发展不好问题,推动普通高中教育全面、可持续、协调发展。
树立全面发展的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发展的原则,面向所有学生,全面发展学生。一是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既是实施课程的目的,又是实施课程的手段;通过强化课堂教学管理,提高单位时间教学质量和效果,促进广大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学习和备课,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使用先进教学手段,缓解教学课时不够用的问题,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二是要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建立和完善教育教学制度,包括五个方面:建立完善课程管理制度;开足、开齐必修课程;合理并有特色地开设选修课程;建立完善学分认定管理制度,学生三个学年必须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和28个以上选修学分,达到144个学分;建立完善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建立完善学业水平统一监测制度;建立完善高校招生改革制度。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保持普通高中教育有一个良好的生态和环境。一是要进一步规范教师行为、招生行为、收费行为、办班行为、教学行为。二是要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坚持政府办学为主、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办学体制,努力扩大招商引资,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创办普通高中,支持薄弱学校创办特色高中。三是要进一步加强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不定期进行复查,规范示范学校行为;启动优秀省级示范高中学校评估;充分发挥示范作用,组建高中学校集团。四是加快区域普通高中发展,包括扩大规模、改善办学条件、建设教师队伍、更新教育理念等。
树立协调发展的观念,发展方式要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大力加强内部管理。一是要解决好规划与布局问题,将学校规划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二是要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变革和创新学校管理的方式,坚持科学、民主管理。三是要切实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努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校长队伍。
缪处长在报告中还对合肥七中的学校管理和办学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希望合肥七中能苦练内功,抢抓机遇,积极申报优秀省级示范高中。
- 上一篇 : 行为 习惯 养成
- 下一篇 : 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期家长学校开课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