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新闻 >> 校内新闻

校内新闻

一个让学生、家长、老师温暖的家长会

时间:2014-02-12 17:11 作者:admin1 来源:未知 阅读次数:

——记合肥七中高一高二年级期中“激励型”家长会
 
  传统的家长会更多时候仅被视为学校与家庭合作的一种符号,并且与学生的考试成绩密切关联,学生提及家长会通常以“今夜会有暴风雨”来形容家长会后家庭的气氛。可见,开这样的学生不喜欢的家长会很难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
  重抓教育实效、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合肥七中校领导一直酝酿着开出新型的、通融性的、学生喜欢的家长会。2009年11月27日下午4:00,经过周密的安排和计划,一个别开生面的家长会开始了,政教处亲历了筹划和开会的全过程,本次家长会具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形成了多元主体的磋商机制。
  具有实质意义的家长会必须具有多元主题的磋商机制。作为学校管理主体的学校领导、班级管理主体的班主任、教学管理主体的教师、学习主体的学生以及家庭教育主体的家长,可以借助家长会形成观点的碰撞、意见的融合,而磋商的基点是——孩子的健康成长。为此,校领导分类别、分层次开了全体中层以上干部会议、全体教职工大会和全体高一、高二班主任会,让学校的管理者、教师、班主任的教育教学思想在一起碰撞和交融,并逐渐达成共识。然后让班主任分两条线去了解家长与学生的需求,经过这些参与主体的多方研讨,最终确立了“激励”成为本次家长会的主题。明确的主题使多元主体的磋商具有明确的指向性、针对性,于是,多元主体以“激励“为主题认真准备会议,从而达到在较短的时间内让主题发挥最大限度的辐射作用;也摒弃了传统家长会上老师各说各的、家长成为“接受器”、学生成为“出气筒”的现象。
二、建立了多种文化的交流平台。
  交流对家长会来说十分重要,广泛有效的交流让教育各方和被教育者都能够看到对方的期待与付出,增进沟通、达成共识,也可以彼此体谅、相互关心,更可以激荡智慧、激发激情、激励信心。本次家长会各班都提前做了充分的准备。第一步,每位学生都给家长写一封信,内容包括自己开学以来生活与学习的感想、对父母的感恩和自己对家庭教育方式上的某些期盼……,这是学生以书信的形式激励家长。第二步,班主任写出对学生的积极评价,以及坚信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能够做到的一些方法,这是老师在激励家长、激励学生。第三步,在家长会上,班主任将信交给家长,留出时间让家长阅读并体会。本次家长会后,出现了令人惊喜的场景:家长们围着老师表达谢意,找到校领导表达对七中教育理念的感激等,这是家长在激励学校、激励老师。有了这样高昂情绪的家长,回家后更会激励自己的孩子。这样,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通过家长会这个“交通枢纽”,以“激励”为平台,实现了沟通和融合,从而一致行动、形成合力,达到较好的教育目的。
第三,通畅了多种层次的对话渠道。
   家长会这种层次的交流应包括学校与家长、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和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本次家长会首先由董平副校长介绍学校开学以来的教育教学情况、对本次期中考试考教分离的分析,启发家长应把孩子视为独立、完整的生命去尊重,应想方设法激励孩子通过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方式去体会自己成长的过程,他强调只有家庭教育符合学生成长和学习的节奏,才能真正促进孩子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他还指出:教育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期间考验着家长的智慧、耐力与意志力,如果每位家长能做孩子临近到高考那一天还是微笑的,家庭教育就是成功的。接着,各班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进行第二层次的交流,班主任把本班班级文化(结合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比如:班级的个性化布置)、开学以来班级成长的状况、学生学习和生活等情况向家长做了详细的介绍;每位任课老师也都以自己对本学科知识的理解,对学生成长的关注,充分与家长进行了沟通。第三层次的交流,是家长纷纷走上讲台主动介绍自己的一些教子经验;第四层次的交流是学生代表与家长交流(表达对家长的感激等)……在几个层面的交流过程中,各个参与主体之间无疑可以进行较之平时更多的、更为广泛、深入的交流和对话,彼此倾听、理解,相互欣赏、关心。一次家长会使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
  此前,杨开仁校长在培训会上多次强调:教育的真正力量来自于它所给予人的内心的温暖与鼓励,家长会应成为一个弥撒这种亲切与温暖的过程,人人都是需要鼓励的,家长会应成为学生、家长、教师和学校相互肯定、体验教育温暖的一种机制。本次家长会确立“激励”这个主题,要安排好各个环节,让学生、家长、老师都能在家长会上看到自己的努力、成效以及对这种努力的肯定。这样,每一个参与主体都会带着对教育的体验和期待,兴致勃勃地开始下一个阶段教育的旅程,这样的家长会就会成为所有参与者的“加油站”和“助推器”。
  在家长会后,政教处随机采访了部分老师、家长、学生,他们纷纷表示:这次家长会开得不一般。有了这份享受教育、享受成长的体验,有了这种互相给予并且也自我给予的肯定与鼓励,相信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会更加坚定地前行,满怀勇气地去面对教育之路上的困难,满怀豪情地去承担教育的责任、去实现教育的梦想。(晓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