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新闻 >> 校内新闻

校内新闻

合肥七中举行礼仪专题讲座

时间:2018-03-14 10:56 作者: 吴国庆 来源:未知 阅读次数:

——合肥七中桃蹊大讲堂之礼仪知识讲座

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 、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弟、次见闻......儿时朗朗上口的三字经,以礼为先。当代社会,更需要这些作为民族脊梁的青少年们,知礼守礼。37日,合肥七中邀请了王丰先生为合肥七中的学子们带来了一场趣味横生的礼仪课。王先生的课举例丰富且贴近学生的生活,同学们在课堂中积极活跃,收获颇丰。

合肥七中举行礼仪专题讲座(图1)

下面附几篇学生的感想:

你若盛开 清风自来 ——有“礼”好好说听后感

高二21  陈若瑜

从孔子时代“克己复礼”说起延续至今的礼文化,这样的话题犹如一阵清风吹响混沌的空气,唤醒众人对“礼”之思。

古人智慧的目光聚焦在“礼”字上:从“总角宴宴”之欢到“及笄、弱冠”之礼,始终守护着文化的本真。固守传统不可赏识,但对“礼”的遗弃和忽视是现代人的弊病。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也发生急剧地变化。于此,用孩童般的目光重新审视周身、礼俗,便不置可否。礼,维系着情感的血脉,即对国家、社会、民族的自我担当和认同感。

踱步于林荫,思绪细碎。蔷薇缠绕,分不清你与我。精神世界寄存于虚拟网络的现代人,可以自由交友。没有了面对面直观感受的束缚,平时怯于表达的人也变得活泼起来。但现代世界的戏剧发生在见面的那一刻。“仙女”变成“馒头”,“帅哥”变成“锅盖”。生动地给尴尬的现代人讲明了一个道理:适度为美。既不需要美若上仙,也不要刻意恶搞。从“自然之子”到“被物欲束缚”,自然的美既是对彼此的尊重,也是以“礼”来保存一份对自然的敬畏之心。除却粉饰,让属于“礼”的清风吹向美好人间。

用“礼”之思盈润心田:将“礼”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才是“立德树人”的首要目标。侠义上,“礼”即守规矩,而广义上,包罗万象,世上的一切美德皆可称之为礼,如诚信,友善,宽容。古时,礼仪规格象征身份和权贵。入宫首先要学大礼,回家省亲,父母也要行跪拜,因为宫里贵人等级非同一般。此点也可见一斑,礼不是束缚,更多地是通往高阶层的标志和钥匙。新时代的弄潮儿必定首先很好地继承了礼,树立了以“礼”为核心的价值观,待人接物皆体现对“礼”的体悟,让“礼”焕化成自我的人格和精神风貌,不仅仅停留于口头和标语,才能迎来属于你我的新时代。

言讫,一转身,人们手中紧握的宣言什么时候赫然化成了一朵带露珠的莲花。

合肥七中举行礼仪专题讲座(图2)

最强大的脆弱

高二21  陈祎婧

被霓虹灯染红的夜空下,夜市迸发着它巨大罪恶的花。在这样一个将礼仪与精神当疾随意啐掉的年代里,没有人将礼仪与精神视作我们的全部家当,我们拥有丰满的物质世界,却忽略了脆弱的礼仪与精神。

这便是我们所生活的时代——一个有悲剧却没有悲剧感,有危机却没有危机意识的时代。我们无比地珍重手中的屠龙之刃,而刻意地忽略了同样可以置我们于死地的蚊蛇蛊虫。

我们开始无礼,我们幻想着免去一切繁文缛节的世界便可以清明而又坦荡,我们开始放肆,争先恐后地脱下厚重的西装外套一丝不挂身着片缕地角色扮演着原始部落,并加重繁饰地强调这便是潮流与时尚。于是,人们开始了跟风,不断重复着极端与将自己的精神与肉体分裂的痛楚。每当如此,头脑清醒之人便会重提礼仪的重要性。

在《朗读者》的节目上,没有谁比96岁的许渊冲更令人目眩神迷了,主持人董卿在采访他之时,双膝跪地,而对那样一位翻译大家,一切的恭敬与推崇都在这样一个富有礼节的动作中被充分诠释。中国礼仪,是一株历尽沧桑的参天大树,它的华冠荫护着人类的五分之一。它以一种尊贵的姿态,俯暇着时间的荒凉——萧萧蒿草,凄凄化砾的黄土下,猎猎西风,惶惶驼铃的大漠里,凡有人迹的地方,不论是口口相传哦“忠孝之道”还是镌刻于史书之上的礼乐制度。中华儿女的礼的自觉一直流淌在历史的缝隙里,到处都体现着用汉语镌刻的绝版故事。这些礼节与习惯,在甲骨钟鼎,碑石碣竹筒里幽幽醒来,从岁月的另一端,凸现出那个世界的社会风貌与厚重浓郁的历史画卷。

一个人对礼节的周到,不仅仅是对年长之人才会体现,而是应该蕴藏在身边生活的点点滴滴里。感恩身边每一个人,只要相遇,便理应以礼相待。迦陵楼下的叶嘉莹先生瘦而小,背微弓,聊微颤,以至上了讲台,却陡然惊艳。一个小时的课讲下来,没有一丝左摇右晃,气息柔弱而声音婉转。即使到讲完后双腿浮肿,她依旧没有选择坐下,“这是对我学生的一种礼节。”厚重灰墙,几竿翠竹,一如叶先生对于礼的追求。化成了一种文化积淀与人生守则。同样,有礼有节并不意味着冷漠疏离,不意味着虚伪假象。知礼是为了使我们的人格更加闪光,修养更为厚重。

没有优良、绵远的礼仪的民族是可怜的,但有了丰富博远的礼仪文明不知道珍惜的民族是可悲的。从中国游客在埃及文物上乱涂乱画,到去年女旅客为等丈夫而怒拦高铁,我们可以看到少数人对礼节的漠视,逐渐演变为了对公共秩序遵守的缺失。礼仪从某一方面,理应是个人自身行为的准则,另一种社会共同认同的社会秩序的组成,是应该做到的最低标准。

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在世界上正扮演着这样的角色,作为礼仪之邦,我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亚投行,发展一带一路,在给自己获利的同时也使别国受利,在外交事务上有礼有节不卑不亢,展现了一个国家从容、自信、开放、包容的新形象。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更应该从自身做起,努力学习,传承礼仪文化。

可以是外出旅游时对风俗、文化的孰知与了解,出门在外对环境的爱护与保护,在家对长辈的尊敬与关心,在校对老师的敬意与关怀,是多感恩,多宽恕,是孝,是忠,是千万年传承下来积淀的体现,是现代生活方式的交融。

对礼的重视,是一个人的底气与原则,是一个民族的修养与素质,懂礼守礼的社会可以很强大,引领人们向前发展,漠视,忽略礼节会使社会很脆弱,没有向心力与凝聚力,没有认同感与获得感,这种最强大的脆弱的演变方向,就在我的一念之间……

合肥七中举行礼仪专题讲座(图3)

不学礼无以立

高二(22)班

以礼立身

赵宇辉:“礼”之源在于“心”,“礼”之表在于“行”。有“心”无“行”,无非纸上谈兵;有“行”无“心”,无疑丧其灵魂。只有“行”“心”合一,方能明“礼”之道。愿天下人“心”“行”合一,共创大同世界。

秦玥琳:“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我们作为一名高中生更需要讲“礼”。“礼”是什么?“礼”是不耻下问,“礼”是有一颗宽容之心,“礼”是举止得当……本次礼仪讲座让我们认识到了什么是“礼”,如何做一个有“礼”的人。我们应该遵守礼仪,做一个文明懂礼的好学生。

王琪: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礼”自古以来便是统治者、思想家所推崇的。“礼”文化代代相传,到我们这一代人,肩上更应背负起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责任。这次活动,让我感受到仁义礼智信的含义与奥妙,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也一定践行好“有‘礼’好好说”,做一名诚信文明守礼的人。

阮梦晨:“有‘礼’好好说”的礼仪讲座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从《水浒》到《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都有礼仪知识可以细细道来。曾经的作揖、唱诺的礼仪鲜活地展现在眼前。礼仪贯穿古今,生生不息的它,更是一个人修养的体现。中学生应该遵守一定的礼仪规范,让相处更加和谐,让生活更加美好。

杨奇坤:这次礼仪讲座使我大受启发。我发现平时有很多有关礼仪的细节我都没有注意,听了专家的讲座后,我对“礼仪”的概念又加深了些。十分感谢这次机会。

鹿筱玥:学礼、知礼、守礼,通过这次“有‘礼’好好说”讲座,了解了许多礼仪小知识,体会到从古至今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魅力,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礼的认识,规范自身的行为,做一位有礼有素养的受人尊重的人。在以后的生活中,都要时刻提醒自己注重礼仪。

汪可佳:听完这次讲座,学到了许多有关礼仪的知识,也发现自己在很多方面做得不够,需要在以后不断努力去培养各种有关礼仪的良好习惯。

付治玺:每个人的修养往往可以通过礼仪体现出来,礼仪是我们的名片,立志成人,力求成才!

项永欣:礼仪是当今社会高素质人才的必备品质。一个讲礼仪的人,一定是令人敬爱的;一个讲礼仪的人,一定是有教养的。我们要更加注意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形象,时时讲礼仪,处处重礼仪。

葛惟佳:不论是工作还是学习,礼仪都渗透进了生活的点点滴滴。讲礼仪、树新风,在如今一切都高速发展的时代,礼仪更是通向成功的通行证。先成人,再成才!

张梦源:我们不应只注重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更要时时重视礼仪的学习,一个知礼懂礼的人,才能更好地与人交往,赢得他人的尊重与喜爱。有礼,方能立身。

曹宇唯:礼仪讲座,幽默而不失风趣。礼仪,乃固国之本,是一个民族应当具有的灵魂。身为一名学生,我更应将礼仪运用在平时生活中,做一名有礼貌的学生,立志成人,力求成才。用礼仪感化世界,用行动圆梦未来。

孙海萌:遵守礼仪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此次礼仪讲座,让我们知道了如何更好地与人相处、规范自己的行为。我受益匪浅。

秦鹏飞:礼仪是盏盏路边的灯,陪伴我们一生前进,指引出正确的道路。在听完这次关于礼仪的讲座后,对如何宽容待人,如何端正品行,以及更多的生活细节,我有了更深的认识与思考。

杨启晨:诚,为人之本,成人之道,当一个人失去了信用那么他就没有什么能失去了。礼仪就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但又有些礼仪是我们平时所不熟悉的。

过翌昕:参加了这次讲座之后,我对礼仪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次讲座让我们知道了日常生活中必须遵循的礼仪,我们的校园生活在这次讲座之后一定会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屠鲁燕:这次的讲座,让我们对“礼”有了一个更深刻的理解。王老师通过一些历史上的小故事,带我们进入了一个“礼”的世界。“礼”是朋友间的相处之道,是家庭之中的尊长爱幼,是社会生活中的宽容谦虚。“礼”这个字,反映更多的是礼仪背后的人之修养,身为高中生,我们应发自内心做一个有修养有礼仪的人。

朱扬清:礼仪是一个人素养的体现。是否有礼仪,也代表了你是否有教养。通常在大家族中,礼仪是常常被强调并严格要求遵守的。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我们要知礼、懂礼、守礼。

廖静妍:礼仪或许是成功的一块敲门砖,没有礼仪的人是会遭到旁人的厌恶的。然而礼仪也不是可以在一日就形成的好习惯,我们要做一个有礼的人,就必须要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

待人以礼

许仁仲康:礼仪是日常生活中最必不可少的部分,有利于我们正确待人接物。同时,学习礼仪有利于修身养性,陶冶性情,增强自身的素养,此次讲座让我收获颇丰。

熊辰雨:新的学期,新的机会重新开始你我的关系,你抱以微笑,我还以问候,在未来的、未知的冒险道路上踏上共同、共享的辉煌脚印,以礼仪交友为成功的前方指引方向。

杨敏行:中华自古以来便为礼仪之邦,礼仪之重要,人人皆知。待人以礼在当今已愈发重要,其又可以培养性情与风度,人人应习之。

周子建:礼是宽容、是谦虚、是合作。“有‘礼’好好说”,这不但需要我们说,还需要我们亲身实践,所以,我们要做关爱同学、懂得感恩的人。

汪嘉伟:礼仪是人内心应当遵从的规范,它使人与人的交往过程更加流畅,使人获得友谊、获得尊重。如果失去最基本的礼仪,那么这个世界可能就充斥着自私、蛮横和不理解。拥有良好礼仪的时代,才是最好的时代。

赵丹妍:自古以来,“礼”便被人们奉为道德准则。而时至今日,生活中仍然处处能感受到“礼”的魅力。朋友间的“礼”在于宽容、适度。三毛曾说:“朋友之间,相求小事,顺水人情,理当成全。过分要求,得寸进尺,是存心丧失朋友的最快捷径。”

叶萱齐:如今我们作为文明礼仪的传承者,应当将礼仪之美传遍社会。“仓廪实而知礼节”,我们生活在物质优渥、社会和平的年代,自然要懂得遵法守礼。遵循礼仪,让我们更好地与人为善,让我们的行为更加规范,更让我们的心中多一分善意与宽容。

孔永峰:这次讲座,通过一种妙趣横生的礼仪演讲,深化了我们对于礼仪的深刻认识,也让我们了解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礼仪文化,所以我们要在生活中以礼待人,弘扬礼仪。

吕昕茹: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的礼仪之邦,我们需要通过自己的实际行为将礼仪发扬光大。

黄雨婷:听完了这次讲座,我深深地意识到自己身上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吃饭速度太快,喝汤不太优雅,最重要的是,我意识到礼仪的重要性,礼仪是社会交往的前提基础,缺乏礼仪的人是不会得到他人真正的尊重的。真切的希望我们的校园可以成为一个处处显示文明的校园!我也将会从我自身做起!

合肥七中举行礼仪专题讲座(图4)

礼仪兴国

张文川:昨日之礼仪教育,令余察觉待人以礼之要。盖社交之精髓,治国、交友之要旨也。

蓝晨驰:礼仪,与人交际之本,礼仪的学习是重中之重。这次的学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受益匪浅。《礼记》至今已有三千年了,三千年的文化传承,让“礼”扎根在了我们的灵魂之上。尚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洪昊天:这次的礼仪讲座通过一个个轻松幽默的故事串联起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礼”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份,它会让每一个人都成为谦谦君子、窈窕淑女,是我们构建文明和谐社会的重要推动力。

黄子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而文明礼仪则是中华文化中的绚烂瑰宝。学“礼”有助于我们全面发展,顺应时代要求。这场讲座让我充分认识了解到了中华上下五千年传承的礼仪是多么可贵,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些许不足,也希望以此为契机提升自己的日常礼仪。

刘思婷:礼仪文明自古以来就是中华传统文明的重要部分。我们作为青年人应积极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要从自身做起,从当下做起,真正做到知礼、懂礼、守礼,培育好、发展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我们一定要遵守礼仪规范、提升个人基本礼仪素养、弥补现存的不足之处。

季凯宇:中国自古以来便是礼仪之国,以礼治国才是长久之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国民素质提升,将礼仪融入生活才能够兴旺发达。我们要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做有礼貌的高中生。

叶盛韬:我们应当有一颗包容之心。在这个物质生活丰富的时代,不少人在极快的节奏中失去了包容别人的能力;在这个各类纷争不断的时代,包容之心是一把打通隔阂的钥匙。不过当下有那样胸怀的人的确不多了。

董雪琦:诚信、宽容、守礼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一直是我们这个社会所大力提倡的。这是一种信仰,有了信仰才能更好的稳定社会秩序,保持社会和平与稳定。礼仪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加强道德修养,每个人树立礼仪意识,可以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单思佳:以礼治国、以礼平天下,无论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还是在自身的道德修养中,注重礼仪是成功路上的敲门砖,也是提高精神境界的奠基石。

余嘉乐:礼乃文明之本,生活中处处有礼仪,让文明之风萦绕在每个人的心中;让文明之风吹拂七中的校园;让文明之风布满城市的每个角落。

付佳妍:面对国际竞争日益增强的全球化背景,民族文化作为国际政治斗争中的重要因素,更应提倡以“和”“礼”为核心的中华文化价值体系。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更应做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先行者。

王亦菲:通过此次讲座,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礼仪”这个重要的中华文化血脉。作报告的老师妙语连珠,演讲的生动形象,令同学们在欢笑声中认识到了礼仪的重要性。礼可以兴邦,我们也应从小事做起,让点滴礼仪汇成“礼”的海洋——让全社会都能尚礼、讲礼、懂礼。

罗可馨:老师通过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故事,让我们对礼仪有了一个很好的理解。这种从传统中流传下来的礼仪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有重大促进作用。

昌远哲:这次的讲座,轻松而不失严肃,趣味却不失深刻。老师用一个个小故事,配合生动的语言,让我们对以往枯燥且陌生的“礼仪”有了新的理解。“礼仪”顺着历史长河,虽经历风霜,仍闪烁着不朽光辉。我们也应尽一份力量,为中华传统礼仪的传承创新助力,用礼仪的力量成就自己、愉悦他人、造福社会。

吴静雯:礼不是一个冷冰冰的字,也不是什么行为的定义,它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一点一滴的道德与行为而凝聚而成的优美文化,值得我们每个人好好咀嚼品味。生活中应当宽容谦让,待人接物都应有自己的礼仪风度;家庭之中也应学会尊老爱幼,发自内心的给长辈足够的尊重与礼貌,给晚辈一个好的榜样,使中华礼仪能够作为中国的特色永恒流传下去。

王婧:礼是天之经,地之义,是天地间最重要的秩序和规则。《礼记》曰:“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我们应注重自身的行为举止,符合礼仪,彰显中华之风骨,宣扬中华之精神,做知礼的新青年。

合肥七中举行礼仪专题讲座(图5)

礼仪之光

高二(23)班   高苗

小雨淅淅,迎着微风,我们去图书馆听了一次关于“礼仪”的演讲,使我感想颇多。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泰山封禅,君王亲临山顶,在坛前恭恭敬敬地祭拜皇天上帝。君王在喝下了一杯祭祀用的福酒后,将装有金字玉册和玉牒的两个玉盒子,封存在祭坛石匣中。封禅大礼体现了君主大治天下的决心,表达了君主永葆太平的真诚愿望。这对于礼的讲究,还体现在古代中国的很多方面。

可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不再像古代时以礼仪来约束自己。大街上时常会看到成片的小吃摊摆在人行道上,店主不顾路人的通行一个劲地扯着嗓子叫卖自己的小吃。脚下都是黑黑的油污,人们只顾招揽生意却放下了礼仪,放下了为人处世最基本的操守。我每每看到此番景象,心中总会不由自主地感叹:一个有着上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为什么会随着科技,生产力的进步而走道德的下坡路呢?讲礼仪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可我在每一天的生活中感受到的是这种文明的流失,让人心痛地流失。

宽容也是一种礼仪。春秋时期,管仲和鲍叔牙是好朋友。有一次他们一起做生意,说好的利益一人一半,但每次管仲都多拿走一份,店员和鲍叔牙说了这件事,他只是回答说:“你们都不知道,管仲家里有位八十岁的老母亲要养。”过了五年后,管仲和鲍叔牙一起去参军,可是管仲每逢打仗就装死逃走,士兵都说:“你们都不知道,管仲家里有个八十五岁的老母亲要照顾,他不能死。”后来,他们各自辅佐了两位齐国的储君,齐王死后,管仲为了让他辅佐的储君当上王,就去刺杀另一个储君,公子小白,失败后,公子小白当上了王,大臣们都向王进言说杀了管仲,鲍叔牙说管仲才高八斗,知识渊博,可以辅佐大王。于是,在管仲和鲍叔牙的辅佐下,开创了齐国的盛世。如果没有鲍叔牙的多次宽容管仲,那么就不会有带领齐国走向繁荣昌盛的齐桓公。

礼仪其实与这种博爱一样值得赞颂。在博爱的光环下,人们忽视了日常礼仪的重要性。有次正逢下雨,我搭公交车时看见人们都把雨伞提得低低的,防止伞上的雨水弄湿他人的衣服。很多乘客都把雨伞放在身后,宁可沾湿自己的衣服,也不能给别人添麻烦。

12年伦敦奥运会上,吊环选手陈一冰以0.1分之差惜败给巴西选手。当众人都为裁判的误判替陈一冰感到惋惜时,陈一冰很有风度地接受了裁判的判罚,并一直满脸微笑地面对观众。英国bbc广播公司的讲解员这样说道:“陈一冰始终保持迷人的微笑,没有对裁判的打分表现出丝毫的不满,他用金牌的动作获得了银牌。”一个人的礼仪,体现在遭遇不公,却毫不计较,以绅士风度笑脸相迎。这,正是我们要学习的。

礼仪,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日常生活中,有礼仪相伴相随,我们的人生才紧弛有度,我们的人生才会充满美好,我们的人生才会活出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