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理论学习班学习感悟集1
时间:2013-12-29 18:15 作者:admin111 来源:未知 阅读次数: 次
语文组 牛红菊
暑期在华师大的课堂上,一位教授问我们:“你们觉得幸福快乐吗?你们的学生觉得幸福快乐吗?”这个问题让我心里为之一颤,是啊,我们快乐吗?我们的学生快乐吗?每每听见别人询问你的幸福指数是多少时,我都觉得很茫然。
我们的教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过无数次的变革,但根本性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那些长期存在于教育领域中的陋习、弊病并未革除,而且越变革,师生的负担越重,教育越变得残酷和没有人性。莘莘学子们(也包括教师)从未真正获得幸福与快乐,教育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的促进作用并不大。如眼前的已经轰轰烈烈进行了十来年的被誉为是“唤醒人性”、“尊重人性”、“给师生减负”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由于高考指挥棒没有改变,这场改革仍旧没有逃脱“越改,师生的负担越重;越改,学生的书包越沉;越改,教学内容越深的命运”。可见,长期以来,我们未真正寻找到教育的真谛,未真正触摸到教育的灵魂和本质,致使我们的教育始终停滞不前,始终靠“透支人的生命”和“牺牲人的健康”来维持,始终与“痛苦”、“野蛮”、“残酷”等联系在一起,成了“痛苦”、“野蛮”、“残酷”的代名词。最可悲的是似乎只有病倒、累到甚至付出生命代价的老师才能成为“优秀”的代名词,每每成为学校乃至更高的机构大肆宣传的对象,认真工作不等于漠视健康和生命!而学生也无一不讨厌和仇恨“教育”,一提到“学习”和“教育”,脑袋立马就像遭到唐僧的紧箍咒一般剧痛难忍。难怪学生将学校视作炼狱,将教室视作监狱,将教师视作虎狼,将书本视作恶魔,将人生视作悲哀,将社会视作屠场。请问:“这是真正的教育吗?这样的教育会让老师和学生觉得幸福和快乐吗?”毫无疑问,这不是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一种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符合教育规律、遵循教育原则的;是唤醒人的良知、建树人的本性、构筑人的生存本领、为人类谋福祉、促进社会进步的。因此,它本应是使人幸福、受人欢迎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知识学习是人类最大的欢乐”;心理学家斯宾塞主张“教育要使人愉快,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富有感情色彩”;我国的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惜,由于受“考分至上”、“一考定终身”这痼疾的影响,致使教育始终摆脱不了“残酷”和“痛苦”的境遇。学生成天面对的是堆积如山的高难度练习题、没完没了的考试、各种各样的补课……教师成天面对的是研究不完的试题、批阅不完的试卷和作业、名目繁多的培训、永远补不完的课、开不完的会、永远填不完的各类工作记录、劳命伤财的各类赛课、担惊受怕的名目繁多的惩罚制度……等等。师生们都在为那到底有多少实用价值的“考分”透支生命,舍弃本应是幸福的人生。人成了机器,成了不知疲倦的神灵和草木,仿佛那一刻师生们都是神一般的人物,他们似乎可以无所不能,只要学校想到的,他们都能不折不扣的而且不需休息的百分百的完成任务。
“我幸福吗?我的学生幸福吗?”我不禁发问。我们的神经得不到一丝半毫的休息与轻松,像那上满发条的钟表,每天24小时地运转不停。那些书本知识占据了师生的整个生活空间,霸占了师生生活的分分秒秒。本是豆蔻年华,朝气蓬勃的莘莘学子,却变得面黄肌瘦、弱不禁风、目光呆滞、孤僻冷漠。“给教师松绑”、“给学生减负”、“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等不要只停留在迷人的文字和美丽的口号上,不要让它成为“墙上画饼”、“空中唢呐”,要有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具体行动,使师生真正得到实惠和好处,使教育的“人性”和“快乐”真正得到体现。只有这样,师生处在教育环境中才能真正感受到“快乐”与“幸福”。
——这才是真正的教育,人类才算真正地走进了教育的春天。
教 师 的 幸 福 感
教务处 阮守鸿
暑假期间在辅导高三学生填报高考志愿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坚决不报考师范类院校”让我感触颇多,回想自己20多年的教学生涯及平时与周围同事的交谈,大家都有一种深深的职业倦怠感,缺乏教师应有的职业幸福感,原因何在?一直苦恼着我,该如何体悟教育之美——教师的幸福,找回教师的幸福感?
7月28日-8月6日学校给了我一次去华师大学习的机会,让我听了多位著名专家教授的精彩讲座。同时也有时间思考很多问题:教师的幸福是什么?如何提升教师的幸福感?消除教师职业倦怠感?
首先,社会给予教师巨大压力。当今社会变革的加剧和发展的迅速,使教育日益成为具有高社会关注度、高社会利害的领域。人们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并继而把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厚重希望全部寄托在教师的肩膀上,“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教师”成了人们要求甚至苛求教师的口头禅。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在要求甚至苛求教师的时候,首先要尊重他们,然后是理解他们,最后才应该是要求他们。教师是活生生的人,是需要体验人生幸福的人。
其次,今天的教师缺乏幸福感,因为教师缺乏积极的体验和收获幸福的途径,作为教师,过去人们常说:教师的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不能否认,现在有这样认识的人少了。其实过去的那句话本身并没有错。教师的职业和医生的职业一样,是一种很神圣的职业。可是这些年来,外界环境给教师的压力很大,从很大程度上剥夺了教师应有的职业幸福感。比如升学的压力,使很多教师每天从早到晚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挖空心思,而难以享受到育人的幸福;较低的待遇,使许多教师还在为保障和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而努力,马斯洛心理学不是把人的需要分成生理、安全、社会、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种情况么,只有一种需要得到很好的满足后,更高层次的需求才会出现,而只有教师是在为追求实现教师自身价值时,才会有牢固而持久的幸福感。教师职业的劳心劳力、社会地位、劳动报酬确实很难轻言幸福,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没有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事实上很多教师在享受着教育、体验着幸福,他们以多元、多姿、多态的幸福观诠释着什么是教师的幸福,怎样才能在平凡、清贫、烦琐中不断汲取幸福和快乐的元素。其实对于教师对说,是否能时时处处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不仅仅影响着其人生是否快乐,更影响着学生,只有教师幸福,学生才会感到幸福。那么教师如何去感受幸福呢? 说到底,对教师来说,影响其幸福感的最重要的因素还是压力,精神压力、职称压力、教学压力、家庭压力。
作为教师,我们既然选择了教育,选择了成为“为人师表”的人民教师,就应该与社会和谐发展,应该考虑为人类文明的传承做出贡献,就应该轻物质、重精神,多一份淡定、少一份攀比,多一份奉献、少一份索取。积极主动找回教师职业的幸福感,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
一、要懂得享受课堂。课堂是教师生命最重要的舞台,一个懂得享受上课的人,课堂便自然会成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台,营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和学生一起痛苦、一起欢乐,你就会少了许多教学的焦虑和烦恼。
二、要懂得享受学生。教师职业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一定是学生的成功和他们对你的真情回报,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许多不利因素都可以从学生对教师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弥补。但要让学生感恩你,你就必须学会感恩学生、呵护学生、尊重学生,真正做到这点并不容易,如果你只知道权威,那也许你会离幸福更远。
三、要懂得享受生活。幸福不仅仅来自工作,更来自生活。家人、朋友、闲情、雅趣是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
四、要懂得研究教学。把教学工作看做是一种简单的重复,那必然厌倦,也无言幸福。
其实,幸福是无处不在的。关键取决于人的内在境界的高低,取决于人感受幸福的能力,取决于人的内心世界的丰富、敏感和活跃程度。作为教师,能用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感化学生,是一种幸福;能用自己高超的教学艺术感化学生,是一种幸福;能用自己的教育理想和信念固守教育这一片热土,更是一种幸福。
提高教师的幸福感,作为社会和学校,应在努力提高教师的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方面下功夫,要通过物质保障来保证教师的社会地位,要引导教师提升感受幸福的境界。作为教师,要在感受物质幸福的同时,积极丰富和拓宽自己的内心世界,树立教育理想,拓宽幸福疆域,努力提高感受幸福的境界和敏感程度,在教育生活中享受幸福,乐在其中。作为教师,我们要将教育事业当做一种享受幸福的事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付出我们的爱,从中学会享受课堂、享受学生、享受生活、享受一切,充分地感受和体验教育的幸福。
学习着,成长着,幸福着
办公室 苏卫兵
7月29日,我有幸参加学校组织的“合肥七中——合肥二中首届华师大暑期理论学习班”,和一同培训的51位教师来到华东师范大学这座全国著名的学府,开始为期九天的学习,再次开始了紧张的两点一线的学生生活。每天早上八点钟正式上课,下午两点半上课,我们大都提前十分钟到达教室。培训方式主要是听专家教授讲座,8月3日到上海市育才中学参观交流。随着培训活动的有序展开,一场接一场的讲座报告次第进行,我们不由自主地沉浸在学习的海洋中。
一、理论学习班名副其实
培训学习期间,教授们给我们做了一堂又一堂精彩生动又发人深思的讲座。开设的课程丰富,基本涵盖了高中教师专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学习的内容是系统的、又是多元的;是双向的,又是多层面的;是紧张严格的,又是丰富有趣的。培训中,专家的讲座,学者的引领,先进的教育理念无不给我们今后的工作注入春的生机。
静下心来聆听教育专家的教育讲座,了解国内外教育前沿发展动态,感知崭新的教育理念与观点,经受先进的教育思想的撞击,感受专家教授们的人格魅力。教授们更在培训课程中提供了大量鲜活的案例引导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从教育理念到教育教学管理实践,从学生德育工作到教师教育科研,从整体到局部……全新的理论学习,密集的思想碰撞,每一个身处其中的学员,不由自主地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我们经常被感动、被震撼、被反思!我们需要站在更高的层面审视教育与自己,从新的角度去思考作为一个教育人的未来定位。
二、我们能不能把课堂教学变成“讲故事”?
培训期间,李家成副教授、王建军副教授、唐思群老师运用PPT,大容量地呈现出丰富的研究案例和教学实践的具体事例,生动形象地阐述了班级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师生沟通的策略与艺术,全体学员完全沉浸在教学情境之中,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反思的内驱力油然生成。
而最让我们叫绝的是,华师大教育学系终身教授陆有铨老先生,已经70多岁,满头银发,行动也比较迟缓。他赤手空拳走进教室,无教案,无课件;一开口讲课,语音也不十分清晰,还喜欢重复话语。我心中马上就想:老先生准备不足呢!
但是,随着讲课的推进,一直研究教育哲学的老先生将一个个饱含哲理的教育故事娓娓道来,举重若轻,深入浅出,妙语连珠,令我们若大快朵颐、如坐春风,我们的笑声、掌声不绝入耳。2个半小时不知不觉地飞逝了,言者神采飞扬,听者意犹未尽……真乃终身教授也!
课后闲聊,我们所有人都表示特喜欢上述老师的讲座。究其原因,他们做讲座时,力求将讲座变成故事,增加了讲座的趣味性,让培训者能轻松听课。我们这些当教师的学生是早已习惯于理性思维的,尚且仍然喜欢感性的课堂。我想,面对哪些尚未成年的以感性思维为主的高中生,我们自己在课堂教学时,是否也应该努力做一些改变,把我们的课堂变成故事的天地,让我们的学生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获得学习的享受呢?
像讲故事一样上课,也许,有点幼稚,却是必需的。
三、我们为什么不爱听“理论课”?
记得有位专家说过,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在培训过程中,大多数时候,专家的观点能引起我的共鸣与思索。但也有让我至今“消化”起来都困难的地方:卜玉华副教授主讲的《校本研修的理论与实践》、范国睿教授主讲的《教师领导及其培育》、马和民教授主讲的《促进学生成长的评价设计与应用》、陶保平副教授主讲的《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黄忠敬副教授主讲的《课堂教学观察》等讲座,理论性极强,极富科学性、前瞻性。这些内容正是当前教育研究的热点与难点,也是当前一线教师最缺乏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
听讲座过程中,我很努力地听讲,并联系实际,可惜的是,对其中一部分观点仍有些迷惑!看着周围老师,他们好像也不知其所以然,少数学员甚至有点心不在焉,我们油然产生“掉队”的感觉。
而实际上,专家教授们往往是根据多年的理论研究,结合多年深入学校指导实践的经验,理论联系实践,厚积薄发,或引经据典,或阐述独立的思考,把长期困惑我们的许多教育问题解释分析得充分、透彻,懂得的人自然能眼前一亮,而我们却为什么掉队呢?
探其原因,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早就阐述过:“有意义学习过程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有意义学习需要具备内部条件,首先,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学习者积极主动地把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其次,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最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他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结果,旧知识得到改造,新知识就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
由此可见,我们能有意义学习需要必备的起点能力。因为我们读书太少,尤其是读关于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书籍更少,教育理论知识贫乏,脑海中没有建构一个较系统、较全面的教育理论框架;在平时教育教学中,也没有自觉运用教育理论去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故我们听理论课的起点能力过低,只能讲者昭昭、听者昏昏。这正如一个偏食者,面对满桌的美味佳肴,却不停地骂着,“厨师真不会做菜”!
如果我们在接受继续教育时还只爱听“故事课”、无端指责所谓的艰深晦涩、抽象乏味的“理论课”,需要反思的,就不仅仅是授课教师了!
四、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新课程改革与课堂,11位教授讲课时都有所涉及,是本次理论学习班培训重点之一。新课改的难点在于如何处理好课改与提高教学质量的关系。新课改背景下出现的课堂迷思主要有:宁活不死,越活越好;从“一讲到底”走向“一问到底”;从“独角戏”走向“低龄化语言游戏”;家常课与表演课;只有模仿秀,少有原创秀等。
新课程改革倡导有效的课堂教学。所谓有效——主要看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所谓教学——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它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引起学生的学习意向;指明学生学习的目标与内容;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由此可见,并不是教师不教或少教就是符合新课改精神的课堂教学。
新课程理念确实很好,高中新课程改革也推进六年了,但大家的抱怨依然很多,不少人的课堂依然是旧瓶装新酒、穿新鞋走老路。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我想起一个故事。一个法师带弟子云游,路过一个村子,村子里一个人故意为难他,说“我听说你什么都会,请你把这座山移过来吧?”法师欣然答应,于是坐下来对着山喊:“山,过来吧,山,过来吧”。山当然不可能过来。一会儿,法师突然站起来,快步走到山的另一边,大声说:“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这个故事让我们豁然开朗,既然我们无法改变新课程,暂时更无法改变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那就别去过多地纠缠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和扎扎实实应试教育争论吧。在目前的教育框架下,我们不妨就去适应它吧,山不过来,我就过去:在现实基础上,尽自己的能力,履行自己的责任;只要尽力了,一定会好的;有的学生还是考不好,那就当是他在保留自己的发展潜力,考验我们的耐心和能力,一切留待继续努力!丑小鸭会变成美天鹅,首先鸭妈妈孵的那个蛋应该是天鹅蛋才行,如果本来就是鸭蛋,那它充其量也就是鸭子里面的比尔盖茨,无论怎么努力,也成不了天鹅的。
我们同样需要谨记李开复的座右铭:有勇气来改变可改变的事情,有度量来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有智慧来分辨这两者的不同。
五、走出职业倦怠,成就幸福人生
8月5日下午,金忠明教授主讲《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这位自称是上海的“小男人”在开讲前,特意举行了一场温情的赠书仪式,将他的一本新作《走出教师的职业倦怠》赠送给班长。一听到书名,我们就被吸引住了;一下课,我们就购买了几本:因于我心有戚戚焉。
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强调为人师的两大基本品质是“学而不厌”和“诲人不倦”。但时至今日,真正能做到的老师又有几人?近年来,某专业咨询机构对大量咨询案例统计显示:工作的重复性高、职业发展前途有限和应试教育压力大是教师职业倦怠的罪魁祸首。
不可否认,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的发展是一个长期被忽略的问题。传统学校,在教师中心、师道尊严背后,掩盖着的是对教师发展的漠视或遗忘。不仅传统的理解总是把学校仅仅作为学生发展的场所,甚至在许多重要的教育改革的理论和运动中,在强调学生的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时,也没有关注到教师发展的问题。显然,这出于教育仅仅是知识传递的单向度的理解。长此以往,教师职业倦怠油然而生!
新世纪伊始,知识经济时代带来的教育历史性变革发出对教师教育改革的强烈呼唤,引领教师走出职业倦怠、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已成当务之急,形成了世界性的潮流:教师不仅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而且是有道德、有理想、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不仅是学科的专家,而且是教育的专家,具有像医生、律师一样的专业不可替代性。
我们发现,教师走出职业倦怠,实现专业化发展的现实意义巨大: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提升教育质量的核心。一所学校可能校园很漂亮、仪器很先进,但如果没有好的教师队伍,其教育质量也不会太高;课程的执行者是教师,再好的理念、内容,没有好的老师,课程改革也搞不好。反过来讲,即使理念不很新,教材编得也不是很好,可是优秀教师照样可以教得很好。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育改革的原动力。教育改革绝大多数是从上而下的,是一种政策,要你改,教师自身可能没有觉得他要改。但如果教师的观念更新了,水平提高了,能力增强了,他就认为现在这个教育方法不行,这个教育内容不合适,必须改掉它。这时,教改的原动力就是教师自己。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学校和谐发展的关键。从教师的发展来看,人自然会产生惰性,如果教师工作变成机械性的工作,每天上班面对学生,上课,批改作业,年复一年,到最后就会倦怠,丧失教学兴趣,学校也必然就没有生气了。而教师专业化能得以发展,人人有朝气,学生、教师不断有新的目标,不断有新的成绩,不断有新鲜感,不断有成就感,不断地有向上的动力,学校自然能够和谐发展。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师终身幸福的源泉。随着生活质量、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越来越追求在工作中的趣味和成就感。但教师职业有一种很危险的惰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想去更新;但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教师往往就不能适应了,在不断重复自我中迷失自我:故教师必须在职业生活中不断丰富自己,在燃烧自己的同时成就自我、幸福人生。
让教师走出职业倦怠,学校首先责无旁贷。学校应当具有教师发展的功能,应当也是教师发展的场所。从这个意义上说,具有教师发展功能的学校才是“真正的学校”,这样的学校才能使所有参与在教育过程中的人都得到发展,才能对教师重新发现。
走出职业倦怠,教师自己更是首当其冲。以往的教育,允许以一次性的知识准备,应付一个人一生的生活。但是,知识社会、信息时代的到来,已经使这一切成为过去。知识是可以传递的,但精神的达成不是传递的,而是通过理解建构和生成的。教育的内容是文化的结晶,教育的方式体现着不同的文化特点,教师、学生、管理者、研究者,一切参与教育的人都有着先在的文化背景,所有这一切在教育的现场情境中相遇、交互作用并融合为新的精神。
因此,教师应该首先成为终身学习者,教师群体应该首先成为学习型组织。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充实新思想、新知识,发展新能力,不仅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也是教育者自我提高、获得自身幸福的需要。有幸福的教师才有幸福的学生。
纵观国际上多年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探索之路,我们有六种模式可供借鉴:
知识式:教师必须具备充裕的知识,教师教育中必须高度重视文化知识的传授,教师的专业化就是知识化。故我们要不断为自己的大脑充电,为自己的“先天不足”补钙:在阅读文学经典中,陶冶情趣,纯净心灵,以高尚情操影响学生言行;在阅读教育理论时,探究教育原理,感悟教育真谛,并把理论的光辉映照到学生身上;在阅读科技时文中,把握时代信息,追踪时代特征,不断提升自己、超越自我。
能力式:教师不仅要有一般的知识,更要有综合的能力,能把知识表达出来、传递出去、教会学生,能与学生有效沟通,共同处理课堂事务:凭借智慧策略,优化教学实践,践行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实现师生共成长。
情感式:“当教师的知识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影响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更多的是情感性因素”,故教师对学生要有爱心,时刻注意和关心学生情感的健康发展,不断砥砺自身的情感、人格等素养。
“建构论”式:随着美国知名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对人的认识发生机制的研究以及建构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人们认为知识是不固定的、不断扩展的,是在学习者和教学者之间互动共同建构的。因此,我们强调教师是成长过程中的人,需要不断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把知识变成完全个人化的而不是外在于自己的东西。
“批判论”式:教师不仅要关心书本知识,还应当对课程、学校之外的整个社会保持一种关心、审视的眼光,应当主动地介入社会生活,并保持一种独立立场,不断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反思论”式:教师应该自觉增强“反思”的意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建构,从而获得持续不断的专业成长。这种模式正逐渐成为国际教师教育的主流。
六、让我们的每一次学习培训不归零
任教近二十年,经历的培训也不少,华东师大这次培训尤其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每一场讲座都深深吸引着我、启迪着我,我们回味着、寻思着……
“其实你们的学习培训可能很快归零。”几位教授在讲座中曾多次说及这句话。是的,我们都曾参加过不少培训,在培训过程中我们都曾有过心潮澎湃、跃跃欲试,但是回到学校,深陷在各种纷繁的事务中,不久我们的学习就几乎归零了。
“把听懂的、学懂的做出来。”范国睿、李家成、王建军、唐思群、鞠玉翠等教授的话让我们找到了让每一次学习培训不归零的最好办法。
8月3日下午,我们到上海市育才中学参观学习。且不说该校的硬件条件让我们自惭形秽,该校领导的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现在,我校的名师都自愿不带家教了,他们主动回来带领大家搞科研”。我们目前的短板之一就是没有像育才中学这样自觉地集体搞教育科研!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与教师职业的研究性质密切关联。“教师即研究者”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同义语,已经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运动中一个重要观念。“教师即研究者”的早期倡导者布克汉姆曾经表达过这样的看法:研究不是一个专有的领域,而是一种态度,它与教育本身没有根本的区别。这对我们今天理解教育研究和教师的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
教师的工作是否具有研究的性质,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理解教育和如何理解研究。如果仅仅从知识的传递出发去理解教育,教师只能是一个教书匠的角色;如果从每个学生的成长出发,那么,教师的工作就总是在实现着文化的融合、精神的建构,永远充满着研究和创造的性质。当我们把研究看作是教育实践中的一种态度、方式,体现着教育的根本意义,那么,教师就是教育研究的主体,我们的研究意识、主体意识是我们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支撑,我们的教育实践内在的包含着研究的意义,并且,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当之无愧地从事教育事业。
我们强调教师获得研究能力、成为研究者,绝不意味着对教学的忽视或削弱,而是在根本、整体的理解中把它们视为同一过程。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将因为与研究融为一体而获得内在的、根本的推动力量。
新的木桶原理也告诉我们,最大限度的使每一块木板都得到延长,才能装更多的水。这启示我们:在教育科研的道路上,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道路上,优秀教师、骨干教师更要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乐于合群,做团队发展中的“催化剂”。“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当名师们的辐射作用真正充分发挥时,教育的花园里一定是五彩缤纷的。
教育呼唤合作,学校需要合作。做好教育,发展学校,靠的是团队的力量、集体的智慧。当年杨澜过五关斩六将,考入中央电视台,面试的时候,辛少英导演偶然看见她在教面试的对手一句英文,就敲定了她。一个能不遗余力帮助对手的人,一定能和所有的人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
我突然想到的是美国的AMWAY,即安利。安利在美国的低价格跑到中国大陆成了高消费,在本质上决定它难以在中国大陆市场上良性生存。但该公司有很多积极的因素,其中就包括相互之间的合作精神。他们一直致力于构建一个团队——一个相互支持和关心、并不断创造价值和能量的圈子。然而在中国的土地上,内讧瓦解了很多本该有一些生命力的市场。
培训只是一个手段,培训只是一个开端,对于培训给予的清泉,我们要让它细水长流。泰戈尔说:“天空不留下痕迹,但我已经飞过。”我说:“华师大未留下痕迹,但我有幸经过。”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没有教育的辛苦,就没有教育的幸福。让我们坚持教学相长,在师生交往中发展自己;反思教学实践,在总结经验中提升自己;学习教育理论,在理性认识中丰富自己;投身教学研究,在把握规律中端正自己;尊重教育同行,在借鉴他人中完善自己。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学校发展的软实力
政教处 顾晓惠
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而教师的生命是创造生命的过程,如何在这宝贵的生命历程中完成梦想,有种“不枉此生”的感受?如何使这宝贵的生命充实而精彩,不仅活过、亮过、美过……而且享受过、创造过……
——培训的思考
教师的发展是一个长期被忽略的问题。传统教育体制,在教师中心、师道尊严背后,掩盖着的是对教师发展的漠视或遗忘。不仅传统的理解总是把学校仅仅作为学生发展的场所,甚至在许多重要的教育改革的理论和运动中,在强调学生的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时,也没有关注到教师发展的问题。显然,这出于教育仅仅是知识传递的单向度的理解。
合肥七中以其对教育的探究精神和对教育前瞻性的思考,近几年全力关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尝试着教育从单向度知识传递到多向度文化融合的历史性变革。正在将学校营造成具有极强教师发展的功能和教师发展的场所。重视个人专业发展的教师组成的学校才是“真正的学校”,这样的学校又能使所有参与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人都得到发展。笔者2011年暑假在学校的安排下参加了华师大培训的过程,感触于教师学习的热情及对自身发现的惊喜,深感这样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学校会因所有参与者的发展而获得长足的发展。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教师职业生命力的体现
近几年,学校孜孜不倦探索教师专业发展之路,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专业化发展的内涵。所谓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具有越来越成熟作用的这样一个转变过程。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由开始关注到了拓展内涵的层次,要求把教师的职业看成专业,教师的专业化的发展就是要求教师成为更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具有普通人所不具备的专业素质的过程。
教师这种职业并不是人人都可胜任的。一名现代的教师应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等诸方面的素质,才能真正做到教育行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才能真正符合从教的整体要求。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普通的文化知识、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研究学科知识三方面,教师的专业技能是指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顺利完成某种教学任务的活动方式,教师的专业态度也可称为专业道德、专业精神或专业情意。
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师的专业发展意味着教师对自己的重新发现。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了解专业发展的内涵、深历专业发展的实践、体验专业发展的升华,才能感受到职业带来的蓬勃生命力,才能使自己在职业生涯中体会生命的亲切、在平淡的日日夜夜中演绎职业的精彩。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教师职业发展提供动力
在牢牢把握专业化发展脉搏的基础上,为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校引领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丰富自己的专业道德。
教师的专业知识除了普通文化知识、学科专门知识和教育学科知识外,还包括更高层次的主体知识和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在知识更新的步伐加快、互联网应用越来越广泛的今天,在新课程改革的现在,教材、学生、教学过程都充满着变数,这必然要求教师应有与时俱进的思想,及时地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努力汲取各个方面的文化知识,以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蕴和知识涵养,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的专业知识越精深,讲课时越能高屋建瓴,深入浅出的传播知识,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做人。
为适应新课程改革专业化发展的要求,学校通过开办讲座、教学大赛、集体备课督促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通过华师大的学习,笔者在对学校诸多举措思考的基础上,将学校对教师教学技能提高的培养总结如下:(1)开发课程资源意识的能力,包括课程资源的选择(如教材不仅指课本,也包括音像制品及其他可利用的资源)、课程参与、重构、研究、创新、开发、评价、积累的意识等等。(2)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包括运用信息工具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创造并使用信息,发挥信息效益、加强信息协作、增强信息免疫能力等等。(3)改变教学方法的能力,教学过程应稳中有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发展为前提,能指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与探究学习,并能驾驭课堂,应对教学突发事变的能力。(4)具有教学机智,富有幽默感,能熟练发挥语言(特别是肢体语言)功能的能力,具有极高的语言素养,善于反思、总结,并能进行教学科研的能力。
为应适应新课改人性化的教育发展趋势,学校大力加强师德建设,将强化教师拥有丰富的专业道德(即德性)做为培养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首先,专业的教师应具有厚重的德性、丰富的人性。德性,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作为教师的人和作为人的教师,德性的本质是丰富的人性。教师带着对人性的尊重、对学生的关爱,走进了学校、走进了课堂、走进了学生、走进了教师自己的生命历程。教师应首先教学生做人,怎样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那他本身必须是一个有崇高道德的人。教师充满丰富的情感和人性的色彩,就会使课堂充满着激情和诗意,从而发挥着以崇高的品德塑造人的榜样示范作用。其次,专业的教师应具备亲近社会、施利他人的素质。这种亲近社会的素质就是用向善的心态看待社会,教育学生如何适应社会、建设社会、亲近社会、有利社会,而不是教学生如何否定社会、抱怨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价值观从单一性走向多元化,这必然会带来多元化的价值观冲突。在价值冲突中,教师必须以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宣传社会的积极主流思想,尽量减少对学生思想的负面影响。再次,专业的教师应具有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具备做人的思想底色。哲学是使人聪明的学说,它可为各个学科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教师在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同时,还应具备辩证的思维,教会学生运用思想这一巨大的力量,冷静客观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项内容的确定和内涵的拓展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多维空间,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注入了巨大活力。他们把自己放在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中考察,从多方面、多层次的提升自己的理念和素质,发挥自己的潜质,让自己的潜质与学生的潜质不断交互、生成、延伸……,而这也正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意义所在。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软实力
合肥七中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从学校内部萌生、凝聚教育生命的绿色建设,是教育发展的绿色模式,寻求教师专业化发展与学校发展的默契关系应该是所有正在发展学校共同的探索和追求。
在每一个个体的专业得到长足发展的前提下,学校要求实施教育行为的个体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备课与上课
课堂教学是教师每天都要面对的教学环节,是教师成长的最关键环节,关于备课上课我提出:要“精细化备课,高效率授课,多功能引领,分层面执教。”要完成教学任务,必须在上课前精心备课,做到“精细化备课”,精细化备课要充分考虑教材的使用,把教材还原成学生符合学生实际,学生能够接受的课程材料,从较高的层面驾驭教材;必须充分考虑学生情况,做好学情分析;必须选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必须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在做中学。
2、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四个转变的实现:
一是教师由讲授者向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转变,真正使教师成为教学活动中平等的一员;二是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学习主体转变,这要依赖于教师的指导、鼓励和帮助;三是由单纯的重知识与技能传授向既重知识又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转变,从而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四是由统一规格的整体划一的教学向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转变。”
3、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四为原则”。
学校提出了“四为”学生工作原则:精心为学生安排,全面为学生让路,热情为学生服务,始终为学生着想。对待学生要律己身教,树立严父之威,在严格要求上想点子,在严格管理上下功夫,在严格执教上求效益;既要严之有度,严之有方,又要严之有道,严之有效,形成为父之威,为父之慈。
4、团结与合作
在教师层面:要发扬“精诚团结,优势互补,各方协调”的精神,要执行“瞄准课程,创新教法,阶段推进”的策略。
5、理念与方法
教育教学的理念只有务实到学生身上才成其为理念;教学的方法只有适合学生,激发学生兴趣,落实到学生身上,才是好方法;学校只有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认可才是好学校;教师只有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认可才是好老师。学生只有经受住社会的检验和考验才会是好学生。
目前,合肥七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活动坚持学校自主设置发展目标,发扬优良传统和特色,坚持学校主动改革,不断的自我反思与超越,凸显学校的主体性,重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校在内涵发展跃上新台阶的同时,造就出一支具有活力的专业化的研究型教师队伍,走出了一条学校自主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的光明大道。
合肥七中的教师昂首走在专业发展的大道上,正在塑造探究学问、厚德立身的学校灵魂;历练相互包容、彼此理解的修身胸襟,以自己专业的持续发展促学校的腾飞,共同营造大家庭、大团队、大营盘的温馨校园。
暑期在华师大的课堂上,一位教授问我们:“你们觉得幸福快乐吗?你们的学生觉得幸福快乐吗?”这个问题让我心里为之一颤,是啊,我们快乐吗?我们的学生快乐吗?每每听见别人询问你的幸福指数是多少时,我都觉得很茫然。
我们的教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过无数次的变革,但根本性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那些长期存在于教育领域中的陋习、弊病并未革除,而且越变革,师生的负担越重,教育越变得残酷和没有人性。莘莘学子们(也包括教师)从未真正获得幸福与快乐,教育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的促进作用并不大。如眼前的已经轰轰烈烈进行了十来年的被誉为是“唤醒人性”、“尊重人性”、“给师生减负”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由于高考指挥棒没有改变,这场改革仍旧没有逃脱“越改,师生的负担越重;越改,学生的书包越沉;越改,教学内容越深的命运”。可见,长期以来,我们未真正寻找到教育的真谛,未真正触摸到教育的灵魂和本质,致使我们的教育始终停滞不前,始终靠“透支人的生命”和“牺牲人的健康”来维持,始终与“痛苦”、“野蛮”、“残酷”等联系在一起,成了“痛苦”、“野蛮”、“残酷”的代名词。最可悲的是似乎只有病倒、累到甚至付出生命代价的老师才能成为“优秀”的代名词,每每成为学校乃至更高的机构大肆宣传的对象,认真工作不等于漠视健康和生命!而学生也无一不讨厌和仇恨“教育”,一提到“学习”和“教育”,脑袋立马就像遭到唐僧的紧箍咒一般剧痛难忍。难怪学生将学校视作炼狱,将教室视作监狱,将教师视作虎狼,将书本视作恶魔,将人生视作悲哀,将社会视作屠场。请问:“这是真正的教育吗?这样的教育会让老师和学生觉得幸福和快乐吗?”毫无疑问,这不是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一种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符合教育规律、遵循教育原则的;是唤醒人的良知、建树人的本性、构筑人的生存本领、为人类谋福祉、促进社会进步的。因此,它本应是使人幸福、受人欢迎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知识学习是人类最大的欢乐”;心理学家斯宾塞主张“教育要使人愉快,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富有感情色彩”;我国的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惜,由于受“考分至上”、“一考定终身”这痼疾的影响,致使教育始终摆脱不了“残酷”和“痛苦”的境遇。学生成天面对的是堆积如山的高难度练习题、没完没了的考试、各种各样的补课……教师成天面对的是研究不完的试题、批阅不完的试卷和作业、名目繁多的培训、永远补不完的课、开不完的会、永远填不完的各类工作记录、劳命伤财的各类赛课、担惊受怕的名目繁多的惩罚制度……等等。师生们都在为那到底有多少实用价值的“考分”透支生命,舍弃本应是幸福的人生。人成了机器,成了不知疲倦的神灵和草木,仿佛那一刻师生们都是神一般的人物,他们似乎可以无所不能,只要学校想到的,他们都能不折不扣的而且不需休息的百分百的完成任务。
“我幸福吗?我的学生幸福吗?”我不禁发问。我们的神经得不到一丝半毫的休息与轻松,像那上满发条的钟表,每天24小时地运转不停。那些书本知识占据了师生的整个生活空间,霸占了师生生活的分分秒秒。本是豆蔻年华,朝气蓬勃的莘莘学子,却变得面黄肌瘦、弱不禁风、目光呆滞、孤僻冷漠。“给教师松绑”、“给学生减负”、“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等不要只停留在迷人的文字和美丽的口号上,不要让它成为“墙上画饼”、“空中唢呐”,要有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具体行动,使师生真正得到实惠和好处,使教育的“人性”和“快乐”真正得到体现。只有这样,师生处在教育环境中才能真正感受到“快乐”与“幸福”。
——这才是真正的教育,人类才算真正地走进了教育的春天。
教 师 的 幸 福 感
教务处 阮守鸿
暑假期间在辅导高三学生填报高考志愿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坚决不报考师范类院校”让我感触颇多,回想自己20多年的教学生涯及平时与周围同事的交谈,大家都有一种深深的职业倦怠感,缺乏教师应有的职业幸福感,原因何在?一直苦恼着我,该如何体悟教育之美——教师的幸福,找回教师的幸福感?
7月28日-8月6日学校给了我一次去华师大学习的机会,让我听了多位著名专家教授的精彩讲座。同时也有时间思考很多问题:教师的幸福是什么?如何提升教师的幸福感?消除教师职业倦怠感?
首先,社会给予教师巨大压力。当今社会变革的加剧和发展的迅速,使教育日益成为具有高社会关注度、高社会利害的领域。人们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并继而把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厚重希望全部寄托在教师的肩膀上,“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教师”成了人们要求甚至苛求教师的口头禅。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在要求甚至苛求教师的时候,首先要尊重他们,然后是理解他们,最后才应该是要求他们。教师是活生生的人,是需要体验人生幸福的人。
其次,今天的教师缺乏幸福感,因为教师缺乏积极的体验和收获幸福的途径,作为教师,过去人们常说:教师的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不能否认,现在有这样认识的人少了。其实过去的那句话本身并没有错。教师的职业和医生的职业一样,是一种很神圣的职业。可是这些年来,外界环境给教师的压力很大,从很大程度上剥夺了教师应有的职业幸福感。比如升学的压力,使很多教师每天从早到晚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挖空心思,而难以享受到育人的幸福;较低的待遇,使许多教师还在为保障和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而努力,马斯洛心理学不是把人的需要分成生理、安全、社会、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种情况么,只有一种需要得到很好的满足后,更高层次的需求才会出现,而只有教师是在为追求实现教师自身价值时,才会有牢固而持久的幸福感。教师职业的劳心劳力、社会地位、劳动报酬确实很难轻言幸福,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没有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事实上很多教师在享受着教育、体验着幸福,他们以多元、多姿、多态的幸福观诠释着什么是教师的幸福,怎样才能在平凡、清贫、烦琐中不断汲取幸福和快乐的元素。其实对于教师对说,是否能时时处处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不仅仅影响着其人生是否快乐,更影响着学生,只有教师幸福,学生才会感到幸福。那么教师如何去感受幸福呢? 说到底,对教师来说,影响其幸福感的最重要的因素还是压力,精神压力、职称压力、教学压力、家庭压力。
作为教师,我们既然选择了教育,选择了成为“为人师表”的人民教师,就应该与社会和谐发展,应该考虑为人类文明的传承做出贡献,就应该轻物质、重精神,多一份淡定、少一份攀比,多一份奉献、少一份索取。积极主动找回教师职业的幸福感,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
一、要懂得享受课堂。课堂是教师生命最重要的舞台,一个懂得享受上课的人,课堂便自然会成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台,营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和学生一起痛苦、一起欢乐,你就会少了许多教学的焦虑和烦恼。
二、要懂得享受学生。教师职业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一定是学生的成功和他们对你的真情回报,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许多不利因素都可以从学生对教师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弥补。但要让学生感恩你,你就必须学会感恩学生、呵护学生、尊重学生,真正做到这点并不容易,如果你只知道权威,那也许你会离幸福更远。
三、要懂得享受生活。幸福不仅仅来自工作,更来自生活。家人、朋友、闲情、雅趣是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
四、要懂得研究教学。把教学工作看做是一种简单的重复,那必然厌倦,也无言幸福。
其实,幸福是无处不在的。关键取决于人的内在境界的高低,取决于人感受幸福的能力,取决于人的内心世界的丰富、敏感和活跃程度。作为教师,能用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感化学生,是一种幸福;能用自己高超的教学艺术感化学生,是一种幸福;能用自己的教育理想和信念固守教育这一片热土,更是一种幸福。
提高教师的幸福感,作为社会和学校,应在努力提高教师的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方面下功夫,要通过物质保障来保证教师的社会地位,要引导教师提升感受幸福的境界。作为教师,要在感受物质幸福的同时,积极丰富和拓宽自己的内心世界,树立教育理想,拓宽幸福疆域,努力提高感受幸福的境界和敏感程度,在教育生活中享受幸福,乐在其中。作为教师,我们要将教育事业当做一种享受幸福的事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付出我们的爱,从中学会享受课堂、享受学生、享受生活、享受一切,充分地感受和体验教育的幸福。
学习着,成长着,幸福着
办公室 苏卫兵
7月29日,我有幸参加学校组织的“合肥七中——合肥二中首届华师大暑期理论学习班”,和一同培训的51位教师来到华东师范大学这座全国著名的学府,开始为期九天的学习,再次开始了紧张的两点一线的学生生活。每天早上八点钟正式上课,下午两点半上课,我们大都提前十分钟到达教室。培训方式主要是听专家教授讲座,8月3日到上海市育才中学参观交流。随着培训活动的有序展开,一场接一场的讲座报告次第进行,我们不由自主地沉浸在学习的海洋中。
一、理论学习班名副其实
培训学习期间,教授们给我们做了一堂又一堂精彩生动又发人深思的讲座。开设的课程丰富,基本涵盖了高中教师专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学习的内容是系统的、又是多元的;是双向的,又是多层面的;是紧张严格的,又是丰富有趣的。培训中,专家的讲座,学者的引领,先进的教育理念无不给我们今后的工作注入春的生机。
静下心来聆听教育专家的教育讲座,了解国内外教育前沿发展动态,感知崭新的教育理念与观点,经受先进的教育思想的撞击,感受专家教授们的人格魅力。教授们更在培训课程中提供了大量鲜活的案例引导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从教育理念到教育教学管理实践,从学生德育工作到教师教育科研,从整体到局部……全新的理论学习,密集的思想碰撞,每一个身处其中的学员,不由自主地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我们经常被感动、被震撼、被反思!我们需要站在更高的层面审视教育与自己,从新的角度去思考作为一个教育人的未来定位。
二、我们能不能把课堂教学变成“讲故事”?
培训期间,李家成副教授、王建军副教授、唐思群老师运用PPT,大容量地呈现出丰富的研究案例和教学实践的具体事例,生动形象地阐述了班级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师生沟通的策略与艺术,全体学员完全沉浸在教学情境之中,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反思的内驱力油然生成。
而最让我们叫绝的是,华师大教育学系终身教授陆有铨老先生,已经70多岁,满头银发,行动也比较迟缓。他赤手空拳走进教室,无教案,无课件;一开口讲课,语音也不十分清晰,还喜欢重复话语。我心中马上就想:老先生准备不足呢!
但是,随着讲课的推进,一直研究教育哲学的老先生将一个个饱含哲理的教育故事娓娓道来,举重若轻,深入浅出,妙语连珠,令我们若大快朵颐、如坐春风,我们的笑声、掌声不绝入耳。2个半小时不知不觉地飞逝了,言者神采飞扬,听者意犹未尽……真乃终身教授也!
课后闲聊,我们所有人都表示特喜欢上述老师的讲座。究其原因,他们做讲座时,力求将讲座变成故事,增加了讲座的趣味性,让培训者能轻松听课。我们这些当教师的学生是早已习惯于理性思维的,尚且仍然喜欢感性的课堂。我想,面对哪些尚未成年的以感性思维为主的高中生,我们自己在课堂教学时,是否也应该努力做一些改变,把我们的课堂变成故事的天地,让我们的学生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获得学习的享受呢?
像讲故事一样上课,也许,有点幼稚,却是必需的。
三、我们为什么不爱听“理论课”?
记得有位专家说过,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在培训过程中,大多数时候,专家的观点能引起我的共鸣与思索。但也有让我至今“消化”起来都困难的地方:卜玉华副教授主讲的《校本研修的理论与实践》、范国睿教授主讲的《教师领导及其培育》、马和民教授主讲的《促进学生成长的评价设计与应用》、陶保平副教授主讲的《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黄忠敬副教授主讲的《课堂教学观察》等讲座,理论性极强,极富科学性、前瞻性。这些内容正是当前教育研究的热点与难点,也是当前一线教师最缺乏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
听讲座过程中,我很努力地听讲,并联系实际,可惜的是,对其中一部分观点仍有些迷惑!看着周围老师,他们好像也不知其所以然,少数学员甚至有点心不在焉,我们油然产生“掉队”的感觉。
而实际上,专家教授们往往是根据多年的理论研究,结合多年深入学校指导实践的经验,理论联系实践,厚积薄发,或引经据典,或阐述独立的思考,把长期困惑我们的许多教育问题解释分析得充分、透彻,懂得的人自然能眼前一亮,而我们却为什么掉队呢?
探其原因,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早就阐述过:“有意义学习过程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有意义学习需要具备内部条件,首先,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学习者积极主动地把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其次,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最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他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结果,旧知识得到改造,新知识就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
由此可见,我们能有意义学习需要必备的起点能力。因为我们读书太少,尤其是读关于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书籍更少,教育理论知识贫乏,脑海中没有建构一个较系统、较全面的教育理论框架;在平时教育教学中,也没有自觉运用教育理论去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故我们听理论课的起点能力过低,只能讲者昭昭、听者昏昏。这正如一个偏食者,面对满桌的美味佳肴,却不停地骂着,“厨师真不会做菜”!
如果我们在接受继续教育时还只爱听“故事课”、无端指责所谓的艰深晦涩、抽象乏味的“理论课”,需要反思的,就不仅仅是授课教师了!
四、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新课程改革与课堂,11位教授讲课时都有所涉及,是本次理论学习班培训重点之一。新课改的难点在于如何处理好课改与提高教学质量的关系。新课改背景下出现的课堂迷思主要有:宁活不死,越活越好;从“一讲到底”走向“一问到底”;从“独角戏”走向“低龄化语言游戏”;家常课与表演课;只有模仿秀,少有原创秀等。
新课程改革倡导有效的课堂教学。所谓有效——主要看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所谓教学——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它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引起学生的学习意向;指明学生学习的目标与内容;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由此可见,并不是教师不教或少教就是符合新课改精神的课堂教学。
新课程理念确实很好,高中新课程改革也推进六年了,但大家的抱怨依然很多,不少人的课堂依然是旧瓶装新酒、穿新鞋走老路。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我想起一个故事。一个法师带弟子云游,路过一个村子,村子里一个人故意为难他,说“我听说你什么都会,请你把这座山移过来吧?”法师欣然答应,于是坐下来对着山喊:“山,过来吧,山,过来吧”。山当然不可能过来。一会儿,法师突然站起来,快步走到山的另一边,大声说:“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这个故事让我们豁然开朗,既然我们无法改变新课程,暂时更无法改变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那就别去过多地纠缠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和扎扎实实应试教育争论吧。在目前的教育框架下,我们不妨就去适应它吧,山不过来,我就过去:在现实基础上,尽自己的能力,履行自己的责任;只要尽力了,一定会好的;有的学生还是考不好,那就当是他在保留自己的发展潜力,考验我们的耐心和能力,一切留待继续努力!丑小鸭会变成美天鹅,首先鸭妈妈孵的那个蛋应该是天鹅蛋才行,如果本来就是鸭蛋,那它充其量也就是鸭子里面的比尔盖茨,无论怎么努力,也成不了天鹅的。
我们同样需要谨记李开复的座右铭:有勇气来改变可改变的事情,有度量来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有智慧来分辨这两者的不同。
五、走出职业倦怠,成就幸福人生
8月5日下午,金忠明教授主讲《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这位自称是上海的“小男人”在开讲前,特意举行了一场温情的赠书仪式,将他的一本新作《走出教师的职业倦怠》赠送给班长。一听到书名,我们就被吸引住了;一下课,我们就购买了几本:因于我心有戚戚焉。
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强调为人师的两大基本品质是“学而不厌”和“诲人不倦”。但时至今日,真正能做到的老师又有几人?近年来,某专业咨询机构对大量咨询案例统计显示:工作的重复性高、职业发展前途有限和应试教育压力大是教师职业倦怠的罪魁祸首。
不可否认,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的发展是一个长期被忽略的问题。传统学校,在教师中心、师道尊严背后,掩盖着的是对教师发展的漠视或遗忘。不仅传统的理解总是把学校仅仅作为学生发展的场所,甚至在许多重要的教育改革的理论和运动中,在强调学生的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时,也没有关注到教师发展的问题。显然,这出于教育仅仅是知识传递的单向度的理解。长此以往,教师职业倦怠油然而生!
新世纪伊始,知识经济时代带来的教育历史性变革发出对教师教育改革的强烈呼唤,引领教师走出职业倦怠、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已成当务之急,形成了世界性的潮流:教师不仅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而且是有道德、有理想、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不仅是学科的专家,而且是教育的专家,具有像医生、律师一样的专业不可替代性。
我们发现,教师走出职业倦怠,实现专业化发展的现实意义巨大: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提升教育质量的核心。一所学校可能校园很漂亮、仪器很先进,但如果没有好的教师队伍,其教育质量也不会太高;课程的执行者是教师,再好的理念、内容,没有好的老师,课程改革也搞不好。反过来讲,即使理念不很新,教材编得也不是很好,可是优秀教师照样可以教得很好。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育改革的原动力。教育改革绝大多数是从上而下的,是一种政策,要你改,教师自身可能没有觉得他要改。但如果教师的观念更新了,水平提高了,能力增强了,他就认为现在这个教育方法不行,这个教育内容不合适,必须改掉它。这时,教改的原动力就是教师自己。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学校和谐发展的关键。从教师的发展来看,人自然会产生惰性,如果教师工作变成机械性的工作,每天上班面对学生,上课,批改作业,年复一年,到最后就会倦怠,丧失教学兴趣,学校也必然就没有生气了。而教师专业化能得以发展,人人有朝气,学生、教师不断有新的目标,不断有新的成绩,不断有新鲜感,不断有成就感,不断地有向上的动力,学校自然能够和谐发展。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师终身幸福的源泉。随着生活质量、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越来越追求在工作中的趣味和成就感。但教师职业有一种很危险的惰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想去更新;但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教师往往就不能适应了,在不断重复自我中迷失自我:故教师必须在职业生活中不断丰富自己,在燃烧自己的同时成就自我、幸福人生。
让教师走出职业倦怠,学校首先责无旁贷。学校应当具有教师发展的功能,应当也是教师发展的场所。从这个意义上说,具有教师发展功能的学校才是“真正的学校”,这样的学校才能使所有参与在教育过程中的人都得到发展,才能对教师重新发现。
走出职业倦怠,教师自己更是首当其冲。以往的教育,允许以一次性的知识准备,应付一个人一生的生活。但是,知识社会、信息时代的到来,已经使这一切成为过去。知识是可以传递的,但精神的达成不是传递的,而是通过理解建构和生成的。教育的内容是文化的结晶,教育的方式体现着不同的文化特点,教师、学生、管理者、研究者,一切参与教育的人都有着先在的文化背景,所有这一切在教育的现场情境中相遇、交互作用并融合为新的精神。
因此,教师应该首先成为终身学习者,教师群体应该首先成为学习型组织。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充实新思想、新知识,发展新能力,不仅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也是教育者自我提高、获得自身幸福的需要。有幸福的教师才有幸福的学生。
纵观国际上多年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探索之路,我们有六种模式可供借鉴:
知识式:教师必须具备充裕的知识,教师教育中必须高度重视文化知识的传授,教师的专业化就是知识化。故我们要不断为自己的大脑充电,为自己的“先天不足”补钙:在阅读文学经典中,陶冶情趣,纯净心灵,以高尚情操影响学生言行;在阅读教育理论时,探究教育原理,感悟教育真谛,并把理论的光辉映照到学生身上;在阅读科技时文中,把握时代信息,追踪时代特征,不断提升自己、超越自我。
能力式:教师不仅要有一般的知识,更要有综合的能力,能把知识表达出来、传递出去、教会学生,能与学生有效沟通,共同处理课堂事务:凭借智慧策略,优化教学实践,践行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实现师生共成长。
情感式:“当教师的知识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影响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更多的是情感性因素”,故教师对学生要有爱心,时刻注意和关心学生情感的健康发展,不断砥砺自身的情感、人格等素养。
“建构论”式:随着美国知名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对人的认识发生机制的研究以及建构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人们认为知识是不固定的、不断扩展的,是在学习者和教学者之间互动共同建构的。因此,我们强调教师是成长过程中的人,需要不断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把知识变成完全个人化的而不是外在于自己的东西。
“批判论”式:教师不仅要关心书本知识,还应当对课程、学校之外的整个社会保持一种关心、审视的眼光,应当主动地介入社会生活,并保持一种独立立场,不断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反思论”式:教师应该自觉增强“反思”的意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建构,从而获得持续不断的专业成长。这种模式正逐渐成为国际教师教育的主流。
六、让我们的每一次学习培训不归零
任教近二十年,经历的培训也不少,华东师大这次培训尤其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每一场讲座都深深吸引着我、启迪着我,我们回味着、寻思着……
“其实你们的学习培训可能很快归零。”几位教授在讲座中曾多次说及这句话。是的,我们都曾参加过不少培训,在培训过程中我们都曾有过心潮澎湃、跃跃欲试,但是回到学校,深陷在各种纷繁的事务中,不久我们的学习就几乎归零了。
“把听懂的、学懂的做出来。”范国睿、李家成、王建军、唐思群、鞠玉翠等教授的话让我们找到了让每一次学习培训不归零的最好办法。
8月3日下午,我们到上海市育才中学参观学习。且不说该校的硬件条件让我们自惭形秽,该校领导的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现在,我校的名师都自愿不带家教了,他们主动回来带领大家搞科研”。我们目前的短板之一就是没有像育才中学这样自觉地集体搞教育科研!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与教师职业的研究性质密切关联。“教师即研究者”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同义语,已经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运动中一个重要观念。“教师即研究者”的早期倡导者布克汉姆曾经表达过这样的看法:研究不是一个专有的领域,而是一种态度,它与教育本身没有根本的区别。这对我们今天理解教育研究和教师的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
教师的工作是否具有研究的性质,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理解教育和如何理解研究。如果仅仅从知识的传递出发去理解教育,教师只能是一个教书匠的角色;如果从每个学生的成长出发,那么,教师的工作就总是在实现着文化的融合、精神的建构,永远充满着研究和创造的性质。当我们把研究看作是教育实践中的一种态度、方式,体现着教育的根本意义,那么,教师就是教育研究的主体,我们的研究意识、主体意识是我们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支撑,我们的教育实践内在的包含着研究的意义,并且,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当之无愧地从事教育事业。
我们强调教师获得研究能力、成为研究者,绝不意味着对教学的忽视或削弱,而是在根本、整体的理解中把它们视为同一过程。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将因为与研究融为一体而获得内在的、根本的推动力量。
新的木桶原理也告诉我们,最大限度的使每一块木板都得到延长,才能装更多的水。这启示我们:在教育科研的道路上,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道路上,优秀教师、骨干教师更要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乐于合群,做团队发展中的“催化剂”。“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当名师们的辐射作用真正充分发挥时,教育的花园里一定是五彩缤纷的。
教育呼唤合作,学校需要合作。做好教育,发展学校,靠的是团队的力量、集体的智慧。当年杨澜过五关斩六将,考入中央电视台,面试的时候,辛少英导演偶然看见她在教面试的对手一句英文,就敲定了她。一个能不遗余力帮助对手的人,一定能和所有的人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
我突然想到的是美国的AMWAY,即安利。安利在美国的低价格跑到中国大陆成了高消费,在本质上决定它难以在中国大陆市场上良性生存。但该公司有很多积极的因素,其中就包括相互之间的合作精神。他们一直致力于构建一个团队——一个相互支持和关心、并不断创造价值和能量的圈子。然而在中国的土地上,内讧瓦解了很多本该有一些生命力的市场。
培训只是一个手段,培训只是一个开端,对于培训给予的清泉,我们要让它细水长流。泰戈尔说:“天空不留下痕迹,但我已经飞过。”我说:“华师大未留下痕迹,但我有幸经过。”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没有教育的辛苦,就没有教育的幸福。让我们坚持教学相长,在师生交往中发展自己;反思教学实践,在总结经验中提升自己;学习教育理论,在理性认识中丰富自己;投身教学研究,在把握规律中端正自己;尊重教育同行,在借鉴他人中完善自己。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学校发展的软实力
政教处 顾晓惠
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而教师的生命是创造生命的过程,如何在这宝贵的生命历程中完成梦想,有种“不枉此生”的感受?如何使这宝贵的生命充实而精彩,不仅活过、亮过、美过……而且享受过、创造过……
——培训的思考
教师的发展是一个长期被忽略的问题。传统教育体制,在教师中心、师道尊严背后,掩盖着的是对教师发展的漠视或遗忘。不仅传统的理解总是把学校仅仅作为学生发展的场所,甚至在许多重要的教育改革的理论和运动中,在强调学生的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时,也没有关注到教师发展的问题。显然,这出于教育仅仅是知识传递的单向度的理解。
合肥七中以其对教育的探究精神和对教育前瞻性的思考,近几年全力关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尝试着教育从单向度知识传递到多向度文化融合的历史性变革。正在将学校营造成具有极强教师发展的功能和教师发展的场所。重视个人专业发展的教师组成的学校才是“真正的学校”,这样的学校又能使所有参与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人都得到发展。笔者2011年暑假在学校的安排下参加了华师大培训的过程,感触于教师学习的热情及对自身发现的惊喜,深感这样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学校会因所有参与者的发展而获得长足的发展。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教师职业生命力的体现
近几年,学校孜孜不倦探索教师专业发展之路,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专业化发展的内涵。所谓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具有越来越成熟作用的这样一个转变过程。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由开始关注到了拓展内涵的层次,要求把教师的职业看成专业,教师的专业化的发展就是要求教师成为更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具有普通人所不具备的专业素质的过程。
教师这种职业并不是人人都可胜任的。一名现代的教师应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等诸方面的素质,才能真正做到教育行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才能真正符合从教的整体要求。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普通的文化知识、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研究学科知识三方面,教师的专业技能是指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顺利完成某种教学任务的活动方式,教师的专业态度也可称为专业道德、专业精神或专业情意。
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师的专业发展意味着教师对自己的重新发现。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了解专业发展的内涵、深历专业发展的实践、体验专业发展的升华,才能感受到职业带来的蓬勃生命力,才能使自己在职业生涯中体会生命的亲切、在平淡的日日夜夜中演绎职业的精彩。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教师职业发展提供动力
在牢牢把握专业化发展脉搏的基础上,为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校引领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丰富自己的专业道德。
教师的专业知识除了普通文化知识、学科专门知识和教育学科知识外,还包括更高层次的主体知识和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在知识更新的步伐加快、互联网应用越来越广泛的今天,在新课程改革的现在,教材、学生、教学过程都充满着变数,这必然要求教师应有与时俱进的思想,及时地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努力汲取各个方面的文化知识,以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蕴和知识涵养,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的专业知识越精深,讲课时越能高屋建瓴,深入浅出的传播知识,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做人。
为适应新课程改革专业化发展的要求,学校通过开办讲座、教学大赛、集体备课督促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通过华师大的学习,笔者在对学校诸多举措思考的基础上,将学校对教师教学技能提高的培养总结如下:(1)开发课程资源意识的能力,包括课程资源的选择(如教材不仅指课本,也包括音像制品及其他可利用的资源)、课程参与、重构、研究、创新、开发、评价、积累的意识等等。(2)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包括运用信息工具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创造并使用信息,发挥信息效益、加强信息协作、增强信息免疫能力等等。(3)改变教学方法的能力,教学过程应稳中有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发展为前提,能指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与探究学习,并能驾驭课堂,应对教学突发事变的能力。(4)具有教学机智,富有幽默感,能熟练发挥语言(特别是肢体语言)功能的能力,具有极高的语言素养,善于反思、总结,并能进行教学科研的能力。
为应适应新课改人性化的教育发展趋势,学校大力加强师德建设,将强化教师拥有丰富的专业道德(即德性)做为培养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首先,专业的教师应具有厚重的德性、丰富的人性。德性,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作为教师的人和作为人的教师,德性的本质是丰富的人性。教师带着对人性的尊重、对学生的关爱,走进了学校、走进了课堂、走进了学生、走进了教师自己的生命历程。教师应首先教学生做人,怎样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那他本身必须是一个有崇高道德的人。教师充满丰富的情感和人性的色彩,就会使课堂充满着激情和诗意,从而发挥着以崇高的品德塑造人的榜样示范作用。其次,专业的教师应具备亲近社会、施利他人的素质。这种亲近社会的素质就是用向善的心态看待社会,教育学生如何适应社会、建设社会、亲近社会、有利社会,而不是教学生如何否定社会、抱怨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价值观从单一性走向多元化,这必然会带来多元化的价值观冲突。在价值冲突中,教师必须以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宣传社会的积极主流思想,尽量减少对学生思想的负面影响。再次,专业的教师应具有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具备做人的思想底色。哲学是使人聪明的学说,它可为各个学科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教师在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同时,还应具备辩证的思维,教会学生运用思想这一巨大的力量,冷静客观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项内容的确定和内涵的拓展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多维空间,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注入了巨大活力。他们把自己放在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中考察,从多方面、多层次的提升自己的理念和素质,发挥自己的潜质,让自己的潜质与学生的潜质不断交互、生成、延伸……,而这也正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意义所在。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软实力
合肥七中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从学校内部萌生、凝聚教育生命的绿色建设,是教育发展的绿色模式,寻求教师专业化发展与学校发展的默契关系应该是所有正在发展学校共同的探索和追求。
在每一个个体的专业得到长足发展的前提下,学校要求实施教育行为的个体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备课与上课
课堂教学是教师每天都要面对的教学环节,是教师成长的最关键环节,关于备课上课我提出:要“精细化备课,高效率授课,多功能引领,分层面执教。”要完成教学任务,必须在上课前精心备课,做到“精细化备课”,精细化备课要充分考虑教材的使用,把教材还原成学生符合学生实际,学生能够接受的课程材料,从较高的层面驾驭教材;必须充分考虑学生情况,做好学情分析;必须选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必须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在做中学。
2、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四个转变的实现:
一是教师由讲授者向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转变,真正使教师成为教学活动中平等的一员;二是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学习主体转变,这要依赖于教师的指导、鼓励和帮助;三是由单纯的重知识与技能传授向既重知识又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转变,从而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四是由统一规格的整体划一的教学向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转变。”
3、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四为原则”。
学校提出了“四为”学生工作原则:精心为学生安排,全面为学生让路,热情为学生服务,始终为学生着想。对待学生要律己身教,树立严父之威,在严格要求上想点子,在严格管理上下功夫,在严格执教上求效益;既要严之有度,严之有方,又要严之有道,严之有效,形成为父之威,为父之慈。
4、团结与合作
在教师层面:要发扬“精诚团结,优势互补,各方协调”的精神,要执行“瞄准课程,创新教法,阶段推进”的策略。
5、理念与方法
教育教学的理念只有务实到学生身上才成其为理念;教学的方法只有适合学生,激发学生兴趣,落实到学生身上,才是好方法;学校只有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认可才是好学校;教师只有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认可才是好老师。学生只有经受住社会的检验和考验才会是好学生。
目前,合肥七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活动坚持学校自主设置发展目标,发扬优良传统和特色,坚持学校主动改革,不断的自我反思与超越,凸显学校的主体性,重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校在内涵发展跃上新台阶的同时,造就出一支具有活力的专业化的研究型教师队伍,走出了一条学校自主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的光明大道。
合肥七中的教师昂首走在专业发展的大道上,正在塑造探究学问、厚德立身的学校灵魂;历练相互包容、彼此理解的修身胸襟,以自己专业的持续发展促学校的腾飞,共同营造大家庭、大团队、大营盘的温馨校园。
- 上一篇 : 合肥七中参加江苏省特色高中“精细化管理”暨
- 下一篇 : 华师大理论学习班学习感悟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