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失的课堂
时间:2013-12-29 18:40 作者:admin111 来源:未知 阅读次数: 次
——新课改中语文教学现象及思考
语文组 黄友祥
新课程、新理念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活力,语文教学正在发生着变化。一大批教育工作者身体力行,努力实践,走在课改的前沿,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然而,我们亦会发现,有部分教师对课标领悟不深,导致语文教学的缺失。
拓展延伸脱离文本
新课程倡导“大语文观”“用教材教”等新理念,我们的课堂在较大程度上向课外作了延伸与拓展,这使得语文课变得灵活而丰富,有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但有些做法反映了部分教师认识的模糊与错位。
一是盲目地拓展阅读。有的教师浅尝文本后,便“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以显示学识渊博,功底雄厚。教学《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大谈马恩的私下交往。教学《兰亭集序》就大讲特讲中国古代行书的发展及王羲之成就书法家的相关历史。教学《琵琶行》就延伸到了音乐这门艺术。有的教师甚至碰到什么就拓展什么,语文课成了大杂烩。如碰到“壬戌”就介绍天干地支知识,碰到“斗牛”就大谈天文之学,碰到“冯唐易老”就大侃历史典故,等等。这把语文课教得既像历史课,又像地理课,更像古代文化常识课,就是不像语文课。
二是盲目地拓展训练。有教师教学《谈中国诗》,并未从文艺学论文的文体特点入手,引导学生去探讨作者是如何闸发对中国诗的感悟和认识的,而是抛开课文,只抓住中国诗“富于暗示”这一特征,让学生拓展训练鉴赏中国古代诗歌。有教师教学《短新闻两篇》,不是带领学生从新闻文本内容出发进行拓展训练,而是让学牛运用新闻这一应用文体结合现实生活练习写作消息,文本教学变成了写作教学。还有的教师为了追求大容量,不分课型,硬性的塞进‘些课外资料,进行“内外互联”式的强化训练,但迁移过分倚覃,费时过多,总给人以一种“不抓课内抓课外”“舍木求末”之感。
语文课堂教学不能简单的“以本为本”,确需适当拓展延伸,但必须有一个原则,这就是要有利于帮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如果脱离文本,随意拓展延伸,这无疑违背了这一原则,违背了课改精神。
对话教学形同虚设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是对话教学的首席。但不少教师并没有真正吃透对话教学的理论内涵,于是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偏差。
一是尴尬的“师本”对话。对话就得有个话题,这个话题就得由教师根据文本内容提出,并根据学生这个发展主体的特点适时调换,充分发挥对话的首席作用,用自己的生活阅历、文化底蕴去补充课文的知识背景,展现文章的语境,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搭建文本与学生之间的桥梁,以帮助学生走进文本,实现对话。而有些教师上课之前,备课不够充分,不认真钻研文本,没有将之内化成自己的认知,更没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上课时只好照本宣科,甚至被学生“牵着鼻子走”。一教师在引导学生鉴赏杜甫《登高》一诗时,有个学生忽然问:“为什么没写成‘不尽长江滚滚去’?”后来一位学生认为是为了押韵,教师予以充分肯定。难道大诗人杜甫仅仅为了“押韵”就将“去”改为“来”吗?真是跌相啊!
二是缺失的“生本”对话。新课标强调“个性化阅读”、“创造性阅读”,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而现实的状况是,不少学生一来不愿意静下心来读书,即使读了也是蜻蜒点水,走马观花;二来没有时间读书,数理化作业堆积如山,补习外语可以不吃饭,政史地不能不看,就是语文能不管则不管。课堂上,学生也是不读文本或读得不到位,纵然教师口吐莲花,学生仍是“三缄其口”,“沉默是金”。对话又从何而来?
三是散漫的“生生”对话。现在语文教学流行讨论式教学,美其名日“合作探究”。外表上看去,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议论纷纷,与传统教学观下的课堂完全不一样。实质上,有的在玩,有的默不作声,纵使有的侃侃而谈,也是不着边际。这种貌似热俐的“生生”对话实际上就成了放羊式的泡沫教学,看着美丽,实则无物。
四是无效的“师生”对话。新课改提出将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于是,有些教师开始迷惘了,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甚至认为既然学生是主体,那么教师就该是配角。因此,课堂上不敢过多讲话,惟恐占据学生的学习时间,不敢妄加评论,生怕压制了学生的个性,学生在讨论中可能存在的离题现象和理解上的偏差也不能及时加以纠正,以致于整个课堂由于缺乏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像一盘散沙,各抒己见,对须掌握的知识模棱两可,达不到预期的目标。有些教师将“满堂灌”异化成了“满堂问”,整堂课就成了“我问你答”或“你问我答”的问答课,没有目标,没有重点。还有些教师干脆先入为主,强势介入,将学生的思维引向一个自己事先反复设计的问题圈,表面上热热闹闹,实则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自由。
媒体演示泛滥成灾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进入包括语文学科在内的课堂教学,并以其省时省力高效便捷等特点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丰富了学生的直观感受,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显示出勃勃生机。然而,在目前多媒体教学尚处于“初级阶段”时,不少学校和教师在认识与实践上都还存在着误区,这给时间紧、任务重的高中语文教学带来了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
一是荒唐盲目的指导。科技在发展,经济在腾飞,时下不少学校为了适应当前的形势,积极添置多媒体设备,多媒体教室添了一个又一个,甚至所有教室全部配齐,有的干脆慷慨大方地为每位教师添置手提一部。应该说,这是好事。一来体现了学校资金雄厚,设备先进;二来体现了学校人文关怀,提高了教师福利。但天上不可能掉下馅饼,便宜都给教师占了。学校配发电脑是为了教师更多的使用多媒体教学,有的学校还硬性规定每学期每人不得少于多少节多媒体课,否则学校收回电脑有时还得点名批评。再加上同行评课、上级视导,也常常将有无多媒体的应用作为评定一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依据。这样就使得多媒体在教学中畸形发展,不管材料是否合适、学科界限足否混淆、主次目标是否颠倒,一窝蜂地搞电教,大有一统天下而呈“垄断”之势。“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文章不是无情物,师生俱是有情人。语文课堂教学理当是人情味很浓的人文化的课堂教学,师生问的关系是一种和谐的人性化的关系。而今却被冷若冰霜的“人机交往”所取代,无疑是过分强调了多媒体的作用,而忽视了自身教学的能动性,割裂了师生间的情感纽带,使得具有永远不可替代价值的“白纸黑字”的人性化的文学教学演变成“呆若木鸡”的垄断化的“机器”教学。长此以往,岂不悲哉!
二是随意无知的执行。如果说上级的指导并无恶意,那也只是为了惩戒部分该用而又懒得使用多媒体的顽固分子,那么,作为行家里手的语文教师就不该犯迷糊了。如有的教师在教授《绿》、《荷塘月色》时,就将文中所绘之景“定格”于某一图象媒体中,使原本具有无穷魅力、无限张力的文学语言一下子就萎缩了。学生再也领略不到千姿百态、生机盎然、摇曳多姿、美不胜收的荷塘美景,再也看不到具有离合神光、醉人神态、婀娜多姿的娇媚柔波了。这样做不仅剥夺了学生想象力发挥的权力,而且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学生的再创造荡然无存。更有教师不管篇目是否适合用多媒体,统统使用,或自己制作几张幻灯片应付了事,或直接从网络上下载使用,效果不管,用了就是真理。语文课上再也没有了奔泻的激情、思辨的火花、进发的灵感。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的“承载器”,人脑的创造才能将扼杀在电脑严格控制的程序之中。如此下去,学生的个性何在?创造力何在?民族的希望又何在?多媒体岂不要成为罪魁祸首的现代“杀手”?
课堂点评变味失色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逐渐得到普及。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的积极参与、思维素质固然十分重要,但教师的课堂评价也是非常关键的。教师对学生的参与作出及时而恰当的点评,不仅能使学生纠正错误,弥补缺陷,不断向正确目标靠近,而且能促进学生积极的思考,激起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对学生发现理解问题和培养、形成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然而,这一环节却常常被许多教师忽视,一是评价矫情单一,不够真诚。新课标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因此,适当的表扬是必要的。可在实践中,有些教师课堂上充斥着太好了太棒了掌声鼓励等语言,可好在哪儿为什么棒因为哈而给予掌声却又不作说明,学生上完课后,一头雾水,不知道自己的看法正确与否。还有的教师表扬可谓“用心良苦”。一位普通话说得并不太好的学生非常尽力的运用普通话朗读课文,结果南腔北调引来同学们的一阵大笑,教师点评道:“笑什么,他的普通话说得如此标准,简直就是赵忠祥第二!”于是同学们笑得更加厉害,这位学生抓耳挠腮,满脸通红。这种单一性的无原则地滥加溢美之辞的评价,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反而对有的学生而言却是辛辣的讽刺,无情的打击。教师也只会给学生留下矫情而不够真诚的印象。
二是评价不够全面,缺乏引导。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人生阅历较浅的中学生仅凭读到、听到的点点滴滴,凭一知半解,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言“他人所不敢言”,说窦娥是一位“报复性极强”的女性,说杜十娘“命运活该”,回答问题出现偏颇甚至滑向“求谬”的错误方向,而我们有的教师却盲目同意学生的观点,甚至错将“求谬”当作创新。其危害可想而知!
当前,中小学新课程实验工作正在紧张而有序的进行,以上种种只是语文学科在改革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其实这也从另一一侧面暴露出当前整个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笔者有理由更有责任关注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与发展,也深知这一过程中的艰难与不易。但笔者坚信,在上层领导真正树立和加强改革意识的情况下,在一一线教师得到系统的理论和实践指导的情形下,在及时总结改革实践成果和借鉴别人成功经验的状况下,在伞民参与改革的前提下,新课程改革最终一定能修成正果。
语文组 黄友祥
新课程、新理念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活力,语文教学正在发生着变化。一大批教育工作者身体力行,努力实践,走在课改的前沿,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然而,我们亦会发现,有部分教师对课标领悟不深,导致语文教学的缺失。
拓展延伸脱离文本
新课程倡导“大语文观”“用教材教”等新理念,我们的课堂在较大程度上向课外作了延伸与拓展,这使得语文课变得灵活而丰富,有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但有些做法反映了部分教师认识的模糊与错位。
一是盲目地拓展阅读。有的教师浅尝文本后,便“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以显示学识渊博,功底雄厚。教学《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大谈马恩的私下交往。教学《兰亭集序》就大讲特讲中国古代行书的发展及王羲之成就书法家的相关历史。教学《琵琶行》就延伸到了音乐这门艺术。有的教师甚至碰到什么就拓展什么,语文课成了大杂烩。如碰到“壬戌”就介绍天干地支知识,碰到“斗牛”就大谈天文之学,碰到“冯唐易老”就大侃历史典故,等等。这把语文课教得既像历史课,又像地理课,更像古代文化常识课,就是不像语文课。
二是盲目地拓展训练。有教师教学《谈中国诗》,并未从文艺学论文的文体特点入手,引导学生去探讨作者是如何闸发对中国诗的感悟和认识的,而是抛开课文,只抓住中国诗“富于暗示”这一特征,让学生拓展训练鉴赏中国古代诗歌。有教师教学《短新闻两篇》,不是带领学生从新闻文本内容出发进行拓展训练,而是让学牛运用新闻这一应用文体结合现实生活练习写作消息,文本教学变成了写作教学。还有的教师为了追求大容量,不分课型,硬性的塞进‘些课外资料,进行“内外互联”式的强化训练,但迁移过分倚覃,费时过多,总给人以一种“不抓课内抓课外”“舍木求末”之感。
语文课堂教学不能简单的“以本为本”,确需适当拓展延伸,但必须有一个原则,这就是要有利于帮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如果脱离文本,随意拓展延伸,这无疑违背了这一原则,违背了课改精神。
对话教学形同虚设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是对话教学的首席。但不少教师并没有真正吃透对话教学的理论内涵,于是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偏差。
一是尴尬的“师本”对话。对话就得有个话题,这个话题就得由教师根据文本内容提出,并根据学生这个发展主体的特点适时调换,充分发挥对话的首席作用,用自己的生活阅历、文化底蕴去补充课文的知识背景,展现文章的语境,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搭建文本与学生之间的桥梁,以帮助学生走进文本,实现对话。而有些教师上课之前,备课不够充分,不认真钻研文本,没有将之内化成自己的认知,更没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上课时只好照本宣科,甚至被学生“牵着鼻子走”。一教师在引导学生鉴赏杜甫《登高》一诗时,有个学生忽然问:“为什么没写成‘不尽长江滚滚去’?”后来一位学生认为是为了押韵,教师予以充分肯定。难道大诗人杜甫仅仅为了“押韵”就将“去”改为“来”吗?真是跌相啊!
二是缺失的“生本”对话。新课标强调“个性化阅读”、“创造性阅读”,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而现实的状况是,不少学生一来不愿意静下心来读书,即使读了也是蜻蜒点水,走马观花;二来没有时间读书,数理化作业堆积如山,补习外语可以不吃饭,政史地不能不看,就是语文能不管则不管。课堂上,学生也是不读文本或读得不到位,纵然教师口吐莲花,学生仍是“三缄其口”,“沉默是金”。对话又从何而来?
三是散漫的“生生”对话。现在语文教学流行讨论式教学,美其名日“合作探究”。外表上看去,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议论纷纷,与传统教学观下的课堂完全不一样。实质上,有的在玩,有的默不作声,纵使有的侃侃而谈,也是不着边际。这种貌似热俐的“生生”对话实际上就成了放羊式的泡沫教学,看着美丽,实则无物。
四是无效的“师生”对话。新课改提出将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于是,有些教师开始迷惘了,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甚至认为既然学生是主体,那么教师就该是配角。因此,课堂上不敢过多讲话,惟恐占据学生的学习时间,不敢妄加评论,生怕压制了学生的个性,学生在讨论中可能存在的离题现象和理解上的偏差也不能及时加以纠正,以致于整个课堂由于缺乏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像一盘散沙,各抒己见,对须掌握的知识模棱两可,达不到预期的目标。有些教师将“满堂灌”异化成了“满堂问”,整堂课就成了“我问你答”或“你问我答”的问答课,没有目标,没有重点。还有些教师干脆先入为主,强势介入,将学生的思维引向一个自己事先反复设计的问题圈,表面上热热闹闹,实则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自由。
媒体演示泛滥成灾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进入包括语文学科在内的课堂教学,并以其省时省力高效便捷等特点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丰富了学生的直观感受,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显示出勃勃生机。然而,在目前多媒体教学尚处于“初级阶段”时,不少学校和教师在认识与实践上都还存在着误区,这给时间紧、任务重的高中语文教学带来了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
一是荒唐盲目的指导。科技在发展,经济在腾飞,时下不少学校为了适应当前的形势,积极添置多媒体设备,多媒体教室添了一个又一个,甚至所有教室全部配齐,有的干脆慷慨大方地为每位教师添置手提一部。应该说,这是好事。一来体现了学校资金雄厚,设备先进;二来体现了学校人文关怀,提高了教师福利。但天上不可能掉下馅饼,便宜都给教师占了。学校配发电脑是为了教师更多的使用多媒体教学,有的学校还硬性规定每学期每人不得少于多少节多媒体课,否则学校收回电脑有时还得点名批评。再加上同行评课、上级视导,也常常将有无多媒体的应用作为评定一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依据。这样就使得多媒体在教学中畸形发展,不管材料是否合适、学科界限足否混淆、主次目标是否颠倒,一窝蜂地搞电教,大有一统天下而呈“垄断”之势。“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文章不是无情物,师生俱是有情人。语文课堂教学理当是人情味很浓的人文化的课堂教学,师生问的关系是一种和谐的人性化的关系。而今却被冷若冰霜的“人机交往”所取代,无疑是过分强调了多媒体的作用,而忽视了自身教学的能动性,割裂了师生间的情感纽带,使得具有永远不可替代价值的“白纸黑字”的人性化的文学教学演变成“呆若木鸡”的垄断化的“机器”教学。长此以往,岂不悲哉!
二是随意无知的执行。如果说上级的指导并无恶意,那也只是为了惩戒部分该用而又懒得使用多媒体的顽固分子,那么,作为行家里手的语文教师就不该犯迷糊了。如有的教师在教授《绿》、《荷塘月色》时,就将文中所绘之景“定格”于某一图象媒体中,使原本具有无穷魅力、无限张力的文学语言一下子就萎缩了。学生再也领略不到千姿百态、生机盎然、摇曳多姿、美不胜收的荷塘美景,再也看不到具有离合神光、醉人神态、婀娜多姿的娇媚柔波了。这样做不仅剥夺了学生想象力发挥的权力,而且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学生的再创造荡然无存。更有教师不管篇目是否适合用多媒体,统统使用,或自己制作几张幻灯片应付了事,或直接从网络上下载使用,效果不管,用了就是真理。语文课上再也没有了奔泻的激情、思辨的火花、进发的灵感。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的“承载器”,人脑的创造才能将扼杀在电脑严格控制的程序之中。如此下去,学生的个性何在?创造力何在?民族的希望又何在?多媒体岂不要成为罪魁祸首的现代“杀手”?
课堂点评变味失色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逐渐得到普及。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的积极参与、思维素质固然十分重要,但教师的课堂评价也是非常关键的。教师对学生的参与作出及时而恰当的点评,不仅能使学生纠正错误,弥补缺陷,不断向正确目标靠近,而且能促进学生积极的思考,激起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对学生发现理解问题和培养、形成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然而,这一环节却常常被许多教师忽视,一是评价矫情单一,不够真诚。新课标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因此,适当的表扬是必要的。可在实践中,有些教师课堂上充斥着太好了太棒了掌声鼓励等语言,可好在哪儿为什么棒因为哈而给予掌声却又不作说明,学生上完课后,一头雾水,不知道自己的看法正确与否。还有的教师表扬可谓“用心良苦”。一位普通话说得并不太好的学生非常尽力的运用普通话朗读课文,结果南腔北调引来同学们的一阵大笑,教师点评道:“笑什么,他的普通话说得如此标准,简直就是赵忠祥第二!”于是同学们笑得更加厉害,这位学生抓耳挠腮,满脸通红。这种单一性的无原则地滥加溢美之辞的评价,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反而对有的学生而言却是辛辣的讽刺,无情的打击。教师也只会给学生留下矫情而不够真诚的印象。
二是评价不够全面,缺乏引导。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人生阅历较浅的中学生仅凭读到、听到的点点滴滴,凭一知半解,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言“他人所不敢言”,说窦娥是一位“报复性极强”的女性,说杜十娘“命运活该”,回答问题出现偏颇甚至滑向“求谬”的错误方向,而我们有的教师却盲目同意学生的观点,甚至错将“求谬”当作创新。其危害可想而知!
当前,中小学新课程实验工作正在紧张而有序的进行,以上种种只是语文学科在改革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其实这也从另一一侧面暴露出当前整个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笔者有理由更有责任关注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与发展,也深知这一过程中的艰难与不易。但笔者坚信,在上层领导真正树立和加强改革意识的情况下,在一一线教师得到系统的理论和实践指导的情形下,在及时总结改革实践成果和借鉴别人成功经验的状况下,在伞民参与改革的前提下,新课程改革最终一定能修成正果。
- 上一篇 : 信息技术学科有效技能课题研究论文
- 下一篇 : 以人为本——新课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