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中的思政课(三): 踏皖南热土,来一场红色铸魂与文化启智之旅
——合肥七中赴泾县、铜陵、芜湖研学游
时间:2025-04-03 09:22 作者:顾子宸,肖诗彤,凡琛琛 来源:2024级(高一) 阅读次数: 次
近日,合肥七中高一年级师生赴皖南地区开展为期三天的研学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以“红色传承、文化探索与科技体验”为主线,组织学生深入泾县、铜陵、芜湖三地,通过实地探访革命遗址、非遗工坊、生态保护区及科技基地,构建“红色教育+文化传承+科技赋能”的立体化课程体系,为学生带来一场跨越时空的成长之旅。
第一站:泾县——追寻红色足迹 感悟革命精神
研学首日,师生们走进泾县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在庄严肃穆的纪念碑前,高一19班费心悦同学带领全体师生齐诵《少年中国说》(节选),铿锵之声回荡陵园;高一24班学生则通过敬献花篮、默哀宣誓等形式,深切缅怀革命先烈。随后,师生们前往新四军军部旧址,通过文献手稿、战斗装备等珍贵展品,重温新四军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感悟“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的信仰力量。
在宣纸文化园,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现场演示“三捞九晒”古法工艺,同学们亲手体验捞纸、晒纸等工序,于108道流程中体悟“片纸百年”的匠心精神。纯白的宣纸与水墨交融,千年技艺的传承令学子们深刻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厚重与灵动。
第二站:铜陵——对话生态人文 解码古今交融
次日,研学团队抵达铜陵永泉小镇。烟雨朦胧中,徽派建筑的白墙黛瓦与园林景致相映成趣。同学们漫步于竹林幽径、荆公书堂,吟诵诗词经典,感受历史与自然的诗意共鸣。下午,师生们探访大通古镇,在盐务局旧址与老街中探寻古代冶金与商贸文明的印记。
铜陵淡水豚自然保护区内,一堂生动的生态课拉开帷幕。同学们近距离观察江豚嬉戏,参与投喂互动,聆听科普讲解,深刻认识到保护长江生态的重要性。江豚跃出水面的灵动身影,在学子心中播撒下守护“长江微笑”的责任种子。
第三站:芜湖——触摸科技脉搏 赓续古镇文脉
行程最后一日,师生们走进芜湖通航航空科普基地。无人机操作、模拟飞行等体验项目点燃科技热情,同学们在专业指导下完成“起飞—航行—降落”全流程操作,切身感受航空科技的魅力。下午,研学团队抵达西河古镇,青石板路与徽派建筑诉说着六百年的沧桑。在新四军三支队纪念馆,革命文物与史料再现了烽火岁月;在铁画艺术馆,非遗匠人以铁为墨锻制画卷,传统技艺的现代生命力令学子赞叹不已。
此次研学突破传统课堂边界,以脚步丈量历史厚度,用实践感知文化深度。学生们在红色热土筑牢信仰之基,于非遗工坊触摸匠心传承,借科技体验点燃创新激情,真正实现“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未来,合肥七中将继续深化研学课程建设,推动教育与社会实践深度融合,助力学子在知行合一中砥砺前行,书写青春华章。
(撰稿:顾子宸,肖诗彤,凡琛琛 统稿:唐丽霞 审稿:谢庆霞)
- 上一篇 : “酸辣”课堂 “泡” 出科学探究新滋味
- 下一篇 : 合肥七中与合肥市气象局联合开展“气象与防灾减灾”主题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