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新闻 >> 校内新闻

校内新闻

合肥七中高二年级参加2026届高三一轮复习备考研讨会

——取经问道明方向 未雨绸缪启新篇

时间:2025-04-22 08:42 作者:米庆 来源:2023级(高二) 阅读次数:

为明确2026届高三备考方向,促进一轮复习提质增效,4月19至20日,合肥七中高二级部团队同高考九大学科备课组长前往岳西中学参加2026届一轮复习备考研讨会,通过聆听讲座、总结交流,为高三复习的科学开展开启新篇章。 

合肥七中高二年级参加2026届高三一轮复习备考研讨会(图1)

语文篇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级教师叶俊华从复习轮次的合理安排讲起,强调了一轮复习重视基础的原则,全面系统的目标,回归教材的策略。全国区域课改协作体秘书长幸兴老师,着重解读了与高考命题相关的政策文件,强调了回归课标、回归教材的复习理念,通过对教材的深度研读与灵活运用,实现复习效果的最大化。

合肥七中高二年级参加2026届高三一轮复习备考研讨会(图2)

数学篇

数学学科培训中,张盛冬、谢明茹两位专家强调,一轮复习应以“稳基础、重落实、强思维”为核心,对函数、数列、立体几何等核心模块进行系统梳理,通过典例剖析和基础题型训练,帮助学生构建扎实的知识体系。结合对近年高考真题的分析,专家表示教师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回归课本,提炼解题方法,注重题型归类和变式训练,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英语篇

英语学科培训中,陈红、刘运芳两位专家表示,新高考改革背景下,英语一轮复习需立足核心素养培育,精准把握高考命题趋势与育人意图。针对高考趋势呈现的三大特征,备考时应实施三维突破:构建主题式复习框架,将考纲词汇融入"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主题语境;开发思维可视化工具,运用流程图解构读后续写思维路径;建立动态评价体系,通过写作档案袋跟踪学生进步轨迹,利用AI批改系统实现高频反馈。

物理篇

合肥一中高级教师汪霞带来《新课改实践者的探索与思考》报告。汪老师结合自己多年高考备考经验,指出一轮复习要以教材和课程标准为本,根据学情选择合适的练习题,鼓励学生通过诊断性测试明确自己的薄弱点,自主选择专题训练,避免无效刷题。江苏省高中物理学科带头人、正高级教师郭方营从高考方向、命题解读和备考施策三个方面作专题报告。

化学篇

汪结义、江太海两位专家以教育部普通高校招生工作政策文件为切入点,科学预判2026年高考命题将秉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的总体原则。针对高考化学复习策略,专家创新性提出"六化"指导原则:必修选修课程一体化整合、零散知识系统化建构、问题解决定量化分析、结构性质融合化理解、学科知识应用化迁移、科学问题模型化解构,为高三化学复习工作提供了可操作的实施路径和科学规范的参考模板。

生物篇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方大伟老师以2024年安徽高考生物卷为切入点,深入剖析考题与教材的内在联系。他表示,高考命题常着眼于教材小字、课后习题,强调专业名词规范表述是得分关键,建议对教材常规实验进行系统复习,并适度拓展大学教材内容。在一轮复习策略上,方老师提出以备课组为核心,通过精读教材、梳理细节、整合特殊栏目、深挖课后习题等方法,为生物高效备考指明方向。

政治篇

合肥六中程琦老师带来“以研促教 教考衔接 提升备考时效”主题培训。强调扎实落实单元教学,精准识变,坚守大教学观,为科学高效备考、提升教学质量筑牢根基。金太阳研究员邱晓强老师以“研考试 明方向 细规划 抓落实”为主题,对政治学科七大模块的命题特点进行了细致剖析,明晰了一轮复习备考的方向、体系与方法。

历史篇

合肥六中石银生老师作《高三历史学科一轮复习备考建议》报告,围绕“一轮复习的总体规划”“一轮复习教学准备”等七个问题展开,阐述了一轮复习要“胸中有标,目中有人,问学施教,执简驭繁"的思路。山东阳谷一中薛均瑞老师《识变局 布好局 赢新局》的报告则从一线教师角度分享了复习备考的具体做法,他提出要精研形势、精析考向,为后期高三一轮复习提供了宝贵借鉴。

地理篇

郎一杰、申洪兵两位专家强调知识体系建立要以教材为主,注重教材中概念和原理的梳理整合,引导学生提前预习,关注学生知识薄弱点,通过思维的可视化表达,使学生内化所学,构建知识体系。

此次备考研讨会,为合肥七中2026届一轮复习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清晰的方向指引与科学的策略支撑。未来,合肥七中将持续深化教学研究,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培育,通过精准化教学与精细化管理,推动一轮复习提质增效,为实现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撰稿:米庆  一审:姜睿  二审:薛晓雨  三审:谢庆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