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新闻 >> 校内新闻

校内新闻

合肥七中:精心构筑教育的靓丽风景

时间:2014-02-12 17:57 作者:admin2 来源:未知 阅读次数:

               “十大”新闻人物演绎七中名师群体魅力


       兔岁龙年相交之际,由合肥市教育局、《合肥晚报•教育视线》和合肥在线联合举办的“2011年度合肥市十大教育新闻人物”评选活动圆满落幕。花开蒂落,合肥七中推荐的刘孝峰老师荣膺殊荣。
      2011年8月,在合肥市教育局的推荐下,代表安徽省参加竞选“内地优秀教师赴澳交流计划”的合肥七中语文名师、合肥市首批骨干教师刘孝峰同志,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选拨考试,自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赴澳门指导高中语文教学一年,成为本年度在澳门担任高中语文教学指导的唯一一名内地教师。
      2011年8月30日,刘老师正式奔赴澳门,开始了自己的语文教学指导生涯。在指导教改之余,他笔耕不辍,撰写的《“因为爱,所以爱”之我见——浅谈教师应该如何关爱学生》等论文、散文十余篇,发表于澳门《教师杂志》、《澳门月刊》、《澳门日报》:Macao澳门因此留下了七中人的睿智与魅力。
      刘老师自1992年8月大学毕业以来,一直执教于合肥七中,智慧地耕耘于三尺讲坛,倾心执着于自己的事业。这份事业带给他的忧乐,几乎成了他生命中的盐,须臾不能缺少。他也因此在平凡的岗位上激荡着青春与才情,摘取着累累硕果:2005年获得合肥市高中语文学科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安徽省高中语文学科优质课评比二等奖;2008年6月,荣获合肥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多篇论文发表或获奖,多次被选调参与合肥市高考模拟考试命题。
       刘老师的成功,既归因于他个人的专业素养与执着勤奋,也是合肥七中一直注重强化对教师队伍整体培养的必然结果,更是合肥七中近年来强力推进外事交流工作的自然回馈。
刘老师再次荣获“十大”教育新闻人物称号,这是合肥七中近6年来继许晓天老师荣获合肥市“十大”教育新闻人物、杨开仁校长荣获合肥市“十佳”校长、阮守鸿老师荣获合肥市“十佳”师德标兵之后,第四位荣获“十佳”殊荣的七中人。
        近年来,像刘孝峰等老师一样,合肥七中人屡获殊荣:董平荣获全国优秀化学教师称号,王珍荣获全国物理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张文圣荣获省、市英语“教坛新星”称号,刘孝峰、牛红菊先后荣获市语文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省语文课堂教学大赛二等奖,孙玉国、张正安荣获市数学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省数学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周宗俊荣获市历史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王天娇、董平、杨洁、吴国权、李艳、汪永兰、童有彩、唐丽霞、席冬梅、倪一帆、汪培红、刘岩、魏千红等20余位老师荣获特级教师、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等称号。他们共同演绎出七中名师群体的风采与魅力,灿烂着七中教育的璀璨星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美国教育家伯尔凯•史密斯说:“一个办得成功的学校应以它的文化而著称,即有一个价值和规范的结构、过程和气氛,使教师和学生都被纳入走向成功的教育途径。”
        七中人一直精心畅享着得天独厚的校园物质文化,刘孝峰老师在其所写的《七中赋》一文予以了精辟概括:“凝眸东顾,则馆藏万卷,阁临清风,覆浮庄以舒啸,漱廉泉而怀公;转睫西盼,则众星(指三星级、四星级宾馆)罗列,银河在望,钟及晓以警世,路竟夜而辉煌。余居于此,故能出古入今,结庐人境,怀幽情以览世,乐林泉而育英。甘老是乡,夫复奚疑?”
        七中人一直精心构建着科学的校园制度文化,传承着“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物;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师生以道德追求为导向,在审视制度的基础上将正确的观念内化为个体自身的要求,成为自我行为的准则、生活和工作的态度,从而让教师行为规范内化成“师德习惯”,让学生行为规范内化成一种“道德习惯”,让学校的管理行为成为一种“管理习惯”。
        七中人一直精心营造着浓郁的校园精神文化,秉承着“管教、管导、管学,从严、从实、从新”的教风,让学校成为师生快乐成长、精神愉悦的乐园:
教做真人,塑健全人格,育高尚品德,树远大理想,促全面发展;引导兴趣,领导方向,指导疑难,倡导教法,疏导反馈;训练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养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达成优异的学习成绩;
        严格训练,严格管理;功底扎实,作风实在,教学实效;思路新活,教法新颖,语言新鲜。
       教育的真谛在于文化的熏陶,好学校是文化“熏”出来的。七中人倍加珍惜荣誉,唯进步,不止步,切实加强思想建设、作风建设,不断优化党风、师风,营造出风清气正的和谐校园,学校的发展呈现出一种张力,绵延生长,经久不衰。
       刘孝峰等名师们的成功,同样也是合肥七中浓郁的校园文化“熏”出来的。

 

                                      固本强基,搭建教师群体专业化成长平台


        学校要真正持续保持魅力和生命力,靠“沽名钓誉”、“花拳绣腿”等形式主义作风是行不通的,不断提升办学质量才是学校的生命线。而办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取决于师资水平,因为只要一所学校“名师”辈出,优质生源自当汇聚。所以,促进教师群体专业发展,不断提升师资整体水平、才是学校发展的根本之途。
        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需要走进学术前沿,寻觅创造、发展的“新支点”。
        近年来,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合肥七中一直遵循着教师的成长规律,不断丰富教师的培养模式和方法,全方位搭建平台,锤炼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精心打造名师群体,以期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仅以刚刚过去的2011年为例。
       2011年6月,为全面提升我校教师群体的理论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优化教师队伍继续教育培训的内容、形式,合肥七中与华东示范大学教育系正式签署协议,两校密切合作,开办暑期教师理论学习班,分批培训全体教师。
       2011年7月28日—8月5日,合肥七中首届华师大理论学习班一行25人,在华师大教育系进行了为期十天的系统理论进修。学习期间,首批学员对学习机会倍加珍惜,无一人迟到、早退、旷课,他们认真聆听着每位教授的精彩讲座,思想上不时产生强烈的共鸣。
       学习之后,每位学员都认真撰写出学习感悟。现在,一本精美的感悟集《杏坛寻源》就摆放在七中人的案头。他们将谨遵教授们的科学指引,继续强化理论学习,自觉学以致用,稳步而深入地推进新课程实验与改革,全面而有特色地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之路上自我成长,奋勇前行,共同描绘高中教育的宏伟蓝图,共同书写高中教育的华丽篇章。
      11月20日—12月15日,合肥七中高质量举行了第九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共计66位选手参赛。比赛分为第一轮教研组组内说课选拔赛和第二轮校级上课决赛两个环节。第一轮教研组组内说课选拔赛中,各教研组根据校教科研处的统一安排,充分准备,认真组织,规范操作,公平公正地推荐本组最优秀的选手参加决赛。
       第二轮校级上课决赛,为真正考查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每位参赛选手严格按抽签顺序,在上课前90分钟方能拿到上课的课题,还必须在指定地点独立完成备课,上课前五分钟,参赛选手才能与教务处临时抽调的上课班级的学生进行短暂交流,迅速了解学情。在这样近乎苛刻的比赛面前,参赛选手们轮番登场,各展英姿,令人刮目相看。
       12月15日,全体教师在每周集体备课时间集中观摩了本次大奖赛一等奖第一名获得者年仅24岁的高玉敏老师的一节汇报展示课,标志着合肥七中第九届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完美落幕,也预示着新的一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成熟、成才。
人追风景走
        2011年底,合肥市委、市政府作出重大决定:合肥七中整建制迁址至合肥高新区,兴建新校区。经多方调研论证,新校基本办学模式拟为一校两牌、一校两园:“合肥市第七中学”、“合肥市国际学校”两牌兼挂;“高中校区”、“初中校区”两园并存。2013年秋季,高中新校区将正式投入使用。
        新校区高中拟每届招生1500人,30个教学班,普通高中三年在校生4500人,计90个教学班;国际学校在校生500人,20—30个教学班。高中园区总在校生5000人。未来,初中拟每届招生1000人,20个教学班,初中园区总在校生3000人,计60个教学班。高中园区实行寄宿制管理,初中园区寄宿与走读相结合。
        合肥七中新校必将成为风格独特、功能完善、时代一流、引领未来的经典校园,成为高新区、合肥市靓丽的品牌和展示的窗口。合肥七中将传承原校丰厚的历史底蕴,融合高新区浓郁现代气息,积极借鉴各兄弟学校成功建校经验,继续强化原校区的走读制管理,全面探索、优化寄宿制管理,通盘实施扁平化管理,依托学校专业化名师群体,迈步新的征程,不辱教育的神圣使命和社会各界的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