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古松”促分享 “咬文嚼字”展风采
时间:2020-11-03 16:27 作者:岳娜娜 来源:未知 阅读次数: 次
——记高二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之阅读分享课
秋风袅袅,煦日微斜。为进一步推进书香校园建设,打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为师生个性和谐发展积淀深厚的文化内涵,高二年级在10月28日下午第三节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了精彩的阅读分享课。
本次阅读,老师们分享的是朱光潜先生的文艺理论著作《谈美》。朱光潜先生是美学界的泰斗,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广泛介绍西方美学的人,而《谈美》是一本关于美学基本思想的论述,但朱光潜先生以极具亲和力的畅谈口吻代替了严肃的学术语气,用一种明白和畅的语言层层解析他对于美所坚持的理想。学生们在这种晓畅的语言下很容易感受美。
图为学生阅读分享环节(一)
岳娜娜老师在高二(2)班,洪志鹏老师在高二(4),周欢老师在高二(15)班,以第一章《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为切入点,鼓励学生分享“我心中的美”。一棵古松,揭示了人们三种不同的态度,即“实用的态度”之“善”、“科学的态度”之“真”、“美感的态度”之“美”。可见各人所见到的古松的形象都是个人性格和情趣的返照。阅读也是如此,每个人的阅读也是个人性格和情趣的返照。阅读分享重在“分享”,学生们以朱光潜先生提倡的“咬文嚼字”的谨严态度,思辨交流,各展风采。
图为学生阅读分享环节(二)
学生徐光玥认为“美其实也是一种实用,一种科学。美让人心情舒畅,那不是实用的吗?美有其规律可循,难道不是科学的吗?”。学生王亚宁说“对于木商和科学家,正是因为他们内心有更多的干扰因素来阻碍了他对美的触觉,所以在古松面前,于他们而言更为重要的层面便体现出来了。” 。朱光潜先生在作品中发问“秦始皇并吞六国,统一车书,曹孟德带八十万人马下江东,舶舶千里,族旗蔽空,这些惊心动魄的成败对于你有什么意义?对于我有什么意义?”,学生梁若依则认为“这些事难道不像美的艺术品一样带给我各种启迪吗?没有那些事会有今天的我吗?历史若不相同,我也不再是我。这些成败难道不是军事和历史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升华吗?我认为,人类本身的各种行为,都是极致的艺术,但那是需要我们去品味的,他们的美丽往往不是浅显而易感的。”
图为学生阅读分享环节(三)
三个班级的课堂高潮就在这“质疑分享”环节,学生们在课堂上呈现了良好的素养和深厚的阅读功底。阅读,让我们快乐成长;书香,让校园充满魅力。每一次的阅读,就是让孩子们相信你所能做的比你想做的多,告诉他们美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它一半在物,一半在你的手里。更多的阅读分享精彩活动将引领同学们开拓视野、传承经典,在读书中陶冶性情、培育美德,让校园焕发出勃勃生机。
图为阅读讨论环节
(岳娜娜撰稿 张正安统稿 张永剑审核)
- 上一篇 : 构建立体化劳育体系 铸就立德树人之基石
- 下一篇 : 借力视导 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