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实践,感受科学之美
时间:2022-03-11 08:58 作者:唐丽霞 来源:2021级(高一) 阅读次数: 次
为加深学生对“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这节中“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合肥七中高一生物备课组按计划开设探究实践类实验——“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旨在通过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帮助学生识别减数分裂不同阶段的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
高中生物学对很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很特别的存在,尤其是目前学习的必修模块二——“遗传与进化”把学生带入了全新的学习领域。其中,“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DNA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等内容,不仅从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阐述生命的延续性,对于学生理解生命的延续和发展,认识生物多样性,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树立正确的自然观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学生理解有关生物学原理在促进社会发展、增进人类健康的价值,也十分重要。
图为高一年级学生实验过程中
考虑到“减数分裂过程”相对抽象,仅借助教材、课件中的“示意图”以及教学视频无法让学生直观感受减数分裂的变化。高一生物备课组的几位老师将学生带到实验楼,带进实验室,利用显微镜、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等材料开展分组实验,引导学生用手操作、用眼观察、动手作图,引导学生对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图像、过程进行比较,便于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带领学生完成“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黄婷婷老师认为,此实验可以增加学生对减数分裂现象的感性认识,加深对减数分裂本质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在头脑中建构减数分裂的动态过程图,从而深入理解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等相关概念。
陈亚玲老师指出,细胞是立体的,同一时期的细胞会因观察角度不同,分裂象也会有所不同,实验中要引导学生识别。
图为光学显微镜下的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
孙闯闯老师提出,减数分裂本身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分裂装片经过特殊试剂处理与固定,不可能动态体现这一连续的过程,实验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区分并重点关注典型的分裂象。
唐丽霞老师建议,在合适的季节,可带领学生在田间、野外捕捉蝗虫,制作临时装片。由于蝗虫染色体较大且数目相对较少,因此易于观察和计数,与观察实验室里的永久装片相比,虽然制作时需要取材和制作,但试剂易得,方法简便,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分裂象明显,易于识别。而且,整个捕捉、制片、观察、辨别、作图的过程能让学生充分体会和感悟其中蕴含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让学生领略科学之美、自然之美和生命之美。
(唐丽霞撰稿、统稿 黄婷婷摄像 张永剑审稿)
- 上一篇 : 课间跑操健体魄,青春步伐展风采
- 下一篇 : 合肥七中高一年级召开班主任第五次周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