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论文

对中学生网络成瘾的思考

时间:2013-12-29 18:42 作者:admin111 来源:未知 阅读次数:

姓名:汪传荣
单位:合肥市第七中学
城市:合肥市
邮政编码:230001
摘要:针对网络成瘾对中学生学业、身心健康的严重影响, 对网络成瘾的发病机制、进行了概述,为中学生网络成瘾的预防、控制、治疗提供依据。为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帮助。希望通过社会各界力量的不懈努力,杜绝网络成瘾这一弊病,为祖国培养出能力较强,身心健康的栋梁人才。
关键词:中学生 网络成瘾 发病机制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计算机逐步进入每个城市,每个家庭,学生接触电脑的机会越来越多。2009年,《北京日报》公布了北京传媒大学的一项调查。中国传媒大学联合发布了我国首份小学生互联网行为调研报告,约八成小学生9岁前就已接触网络,100个上网的孩子中就有7个属于“网瘾用户”。科技发展的同时,也带来很多负面影响。网络成瘾是最典型的表现。网络成瘾是指在人和计算机交互的过程中产生的对网络的特殊嗜好或迷恋,并由此产生身心依赖现象。具体表现为成瘾者难以控制的网上漫游、聊天、游戏等网络行为(《行为医学》刘克俭、顾瑜琪)。症状表现有:①突显性:网络成瘾者的思维、情感和行为都被上网这一活动所控制,上网成为其主要活动,在无法上网时会体验到强烈的渴望。②情绪改变:如果停止使用网络可能会产生激动、焦躁和紧张等情绪体验。③耐受性:成瘾者必须逐渐增加上网时间和投入程度,才能获得以前曾有的满足感。④戒断反应:在不能上网的情况下,会产生烦躁不安等情绪体验。⑤冲突:网络成瘾行为会导致成瘾者与社会环境、其他活动的冲突,还会导致成瘾者内心的矛盾心态,即意识到过度上网的危害但又不愿放弃上网带来的各种精神满足的冲突。一项有关1992年以来中学心理健康变迁的横断历史研究发现,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在缓慢增加(辛自强,张梅,2009)。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有着密切联系,二者存在交互作用。中学生求知欲强烈,对外部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新事物、网络,必然是趋之若鹜。然而,中学生的心理发育尚不成熟,对外界事物缺乏正确的认识判断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陷入网络成瘾,无法自拔。网络成瘾对他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冲击。因此,网络成瘾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要找出积极有效的方法来应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问题,就要知道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网络的逐渐普及和网络产业的迅猛发展无疑是重要原因之一, 但这仅仅是外因。从内因上探讨青少年为什么易于被网络游戏所困, 应是学术研究当务之急。本文从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分析网络成瘾的发生机制。
一 网络成瘾的生理因素
有关研究表明,网络成瘾者存在脑活动上的改变。无论是物质刺激还是心理体验都可以通过脑的奖赏系统引起脑内的改变,造成大脑的长时损害(Rebec,2003)。一项对赌博成瘾的研究发现,赌博行为可以刺激神经细胞产生多巴胺(Shaffer, 1999)。脑成像研究发现,在观看赌博画面或谈论赌博时,前脑和边缘脑活动增强。与可卡因患者药物渴求时特定脑区域活动相同。所以网络成瘾可能和吸毒一样,造成脑功能上的损害。特别是, 青少年正处于身心的成长期, 相对于成人, 他们的神经系统和心理机能发育不成熟, 更容易发生神经系统的损害(Potenza,2001)。
网络成瘾人口统计学研究发现,网络成瘾者中,男性多于女性。男性的行为控制能力差于女性(Yuan et al,2008)。而且男女性别在认知控制活动时,脑活动表现出明显区别。在行为控制任务中,女性的左侧额下回以及颞叶区域活动明显,而男性是顶叶区域活动增强。额叶在执行功能,如行为控制中有重要作用(Rabia,2009)。由此可见,网络成瘾可能存在脑内发生源。
二 网络成瘾的心理分析
与网络成瘾的生物学研究相比,其心理层面的研究要相对多一些。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为此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某网上调查发现,其中52%的被调查者承认他们正在进行针对酗酒、化学药物依赖、强迫性赌博或长期暴饮暴食的治疗计划。并且调查还发现,很多成瘾者存在严重的情感和精神问题。如抑郁症、焦虑症,还有一些人长期存在自卑心理。处于同样环境下的个体,有的人陷入了网络成瘾的苦恼,但有的人则可以很好地利用网络资源,得到身心的健康发展。所以除了外部网络世界的诱导,个体自身的某些心理特征、人格特质是网络成瘾的内在因素。
1 孤独感与网络成瘾有密切关系
孤独感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 也是形成网络成瘾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内的研究也显示,网络成瘾倾向者比非网络成瘾倾向者更容易形成孤独感(秦华,饶培伦,钟昊沁,2007)。国外的研究发现,过多的使用网络会导致用户同家人交流减少、社交圈子缩小、抑郁和孤独感增加(Leavitt HJ, Whisler,2009)。由于网络的特殊功能,个体可以从网络里满足对信息的需求。并且在网络里,个体可以甚至以匿名的方式与别人交往,从而在感情上得到满足。因此,网络成瘾者用网络这一虚拟世界代替现实世界,对网络有很强的依赖性。研究者采用大学生孤独感结构问卷(CSLSQ)和Young 网络成瘾量表(IAII)对274 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网络使用时间越长,网络成瘾程度越严重;孤独感与网络成瘾之间存在着中等程度的正相关。不同程度的网络成瘾者之间的孤独感各因子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孤独感对网络成瘾具有较强的预测作用(刘连龙, 徐丹, 胡明利, 2009)。所以,家庭、学校在教授孩子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多与他们沟通,增强他们正确的人际交往能力。对于孤独感较强个体,及时进行必要的心理咨询,树立健康心态。
2 依恋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依恋(attachment)是婴儿与抚育者(一般为母亲)之间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情感联结,对儿童的个性发展和社会性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吴薇莉,简渝嘉,方莉,2004)。依恋内部工作模型( internal working model)是一种认知/情感性的构造, 是在婴儿/孩子与父母行为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对他人和自我的一种心理表征(曹亮马,伟娜,2007)。
根据内部工作模型的差异,研究者将成人的依恋类型区分为安全型、冷漠型、专注型和害怕型4种类型。研究发现依恋与网络成瘾密切相关。冷漠型、专注型和害怕型与网络成瘾成正相关,而安全型与网络成瘾相关不显著。同伴之间疏离水平较高的青少年不愿意把自己的烦恼告诉朋友,害怕遭到朋友的嘲笑,感到与朋友情感隔阂,渴望增进与朋友之间的情感却又因缺乏适当的社交技巧而感到孤独无助。而互联网匿名性的特点使他们摆脱了很多现实交往的限制,地域、外貌等可能成为现实交往障碍的因素在互联网上被忽略了。在网上,青少年可以更自由和放松地进行自我表露和交流,也可以实践新的社交技巧,更容易建立网上人际关系,更容易转向互联网寻求友谊和支持。在这种情况下,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可能因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受到影响,甚至出现网络成瘾的倾向。
3 自我认同感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Erikson 的理论认为, 青少年时期,个体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我认同感─一一种对于自己是谁, 将要去向何方, 在社会中处于何处的稳固和连贯知觉。Erikson 用认同危机来描述当这些青少年个体思考现在的自己是谁, 决定“我能( 该) 做怎样的自我”时会体验到的那种混乱, 甚至焦虑的感受。Marcia 将青少年的自我认同划分为自我认同扩散、早闭、延迟和完成四种状态(Marcia,1967)。综合已有研究成果, 青少年互联网使用的目的主要有三个方面表现: 社会性目的( 如人际交流与角色扮演等) 、工具性目的( 如做功课、信息搜索等) 、娱乐性目的( 如玩游戏、听音乐、看电影等)(Fox,1995;Cutrona,1994)。根据相关分析得出, 自我认同完成与“网络成瘾”显著负相关, 自我认同完成与互联网信息服务使用偏好显著正相关, 四种互联网服务使用偏好均与“网络成瘾”显著正相关。这表明, 自我认同、互联网服务使用偏好与“网络成瘾”有着密切的关系。青少年时期是自我认同感发展的关键时期,过度使用互联网,对自我认同感的完成产生消极作用,甚至阻碍自我认同感的发展。而自我认同感发展不良,又会促进青少年对网络的依赖,出现网络成瘾综合症。自我认同完成对“网络成瘾”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张国华,雷雳,邹泓,2008)。雷雳等人研究也发现自我认同完成对“网络成瘾”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互联网社交和娱乐服务使用偏好对“网络成瘾”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雷雳,马利艳,2008;张国华,雷雳,2008)。因此, 提高青少年的自我认同水平成为对“网络成瘾”进行预测和干预的重要措施。另一方面, 减少互联网社交和娱乐服务项目的使用, 引导青少年正确利用互联网获取有用的信息也是非常重要的。
4 自尊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自尊是青少年健康发展和成功进入成年期的一个很重要的成分。个体缺乏足够的自尊是过度使用网络的一个主要因素, 网络使用对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依赖于用户先前的人格特征,(Kraut et al, 2002)。与高自尊的人相比,低自尊的人更多偏向于使用互联网沟通,而不是面对面的交流(Joinson, 2004)。李卉和王福兴采用中学生网络依赖问卷和自尊量表对212名中学生的网络依赖和自尊进行9个月的纵向比较。前测时低自尊中学生的网络依赖高于高自尊中学生,而且低自尊组经过9个月的时间,其网络依赖水平显著高于原有水平, 并与高自尊组在网络依赖的水平上存在差异(李卉, 王福兴, 2008)。这说明低自尊的中学生易于网络依赖。低自尊个体倾向于在网络上寻求他人的认可以及自我肯定。他们可以通过网络游戏或网上聊天获得网友的肯定与积极相应,从而在虚拟环境中获得成就感与价值感。
5 自我图式、自动思维以及应对方式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关系
自我图式(Kaltiala –Heino,2004)是有关自我的认知概括,反应个体的内在心理特征。应对方式是指个体的应对挫折或困难的行为方式。自动思维则是二者的中间途径。李赓等人在2009年的调查研究中发现网络成瘾组自我图式因子中回避性、依赖性和强迫性的得分和自动思维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在自责、幻想、退避三种应对方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网络成瘾青少年表现出更多的回避性、依赖性和强迫性的自我图式,多采用自责、幻想、退避等不成熟的应对方式,出现消极思想及体验的频度高于非成瘾青少年;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退避、自责对青少年网络成瘾有预测作用;自我图式与自动思维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形成起间接作用(李赓,戴秀英,2009)。
6 情感问题
处于青春发育阶段的中学生,思想情感比较丰富。而且青少年的情绪不稳定,易波动。虽然他们对自己的情绪有了一定的驾驭能力,但波动性依然很大。很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如果不良情绪得不到及时宣泄,则会产生相应的情绪问题。如焦虑、抑郁。由于互联网的特殊功能,焦虑或抑郁水平高的的个体可以借助匿名或虚构角色的方式和他人进行交谈,这样可以有效克服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和他人交往时的困难,减少负向事件,并且避免触发不良情绪体验。焦虑或抑郁个体可能在真实生活的社交活动中常有失败感,再加上在网络中交友所形成的成功经验,使得他们对虚拟的友谊更加依赖,同时也在真实世界的社交中逐渐退缩,而形成更严重的焦虑和抑郁。Whang(2003)在研究中发现,网络成瘾者的抑郁量表得分较非网络成瘾者有差异,且当网络成瘾者存在抑郁心境时更容易通过上网来缓解不良情绪。Young 的研究表明,中度至重度的抑郁水平与网络成瘾存在相关。此外,Young还认为一些与抑郁相关的人格特征,如低自尊、缺乏动机、寻求外界认可、害怕被拒绝等可能是促成网络成瘾发生的原因(Young et al., 1998)。陈铎等人研究发现,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社交焦虑存在显著正相关。说明网络成瘾与社交焦虑有紧密关系(陈铎,张继明,沈丽莉,廖振华,2009)。
三 网络成瘾的社会学因素
当前,网络成瘾症在青少年中的高发病率,家庭、学校以及社会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以往研究根据学生和家长两方面的调查,得出网络成瘾的社会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
1 家庭教育问题
家庭是个体情感发展的基地,在家庭中发展起来的安全依恋、亲密关系能够预测身心健康和幸福感。家庭功能模式理论认为,家庭的基本功能是为家庭成员生理、心理、社会性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环境条件,为实现这些基本功能,家庭系统必须完成一系列任务以适应并促进家庭及其成员的发展。良好的家庭环境和青少年由此产生的对父母亲良好的依恋关系, 有助于青少年健康人格和健康行为的养成, 促进其健康发展。相反, 不良的家庭环境和消极的依恋关系会使青少年内向、孤僻、脆弱、顺从, 或固执、逆反、易焦虑、易激惹等。上网成瘾的孩子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抵触父母。许多父母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导致孩子与他们越来越疏远;得不到关怀、理解、赏识,孩子只有到网络里去寻找亲情、友情甚至爱情。因为网民的交往角色是虚拟的,不存在教育和被教育的关系,网上交往的虚拟性还淡化了现实生活中交往的局限,从而使得交往更加自由、平等。这种种虚幻的生活填补了一些孩子现实中的缺失。家长未意识到,造成孩子网络成瘾的原因并不是网络本身,在它的背后,有着很多的原因。很多家长自己就是个“网盲”,根本无法引导孩子。有研究调查发现,,有83.7%的学生家庭购置了电脑,但是近40%的家长根本不了解电脑,对于孩子玩网络游戏, 63%的家长表示“很无奈”。家长有限的电脑、网络知识使他们很难真正掌握孩子们的动向(宋新宇, 2009)。谢守付(2009)研究也得出父母不良教养方式是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主要因素之一。父亲较多采用惩罚、过分干涉的教养方式, 表现严厉, 对子女予以拒绝和否认, 个体容易网络成瘾;母亲过多的惩罚,拒绝、否认子女, 容易网络成瘾。因此,对青少年上网行为的引导
上不宜采用惩罚、过分干涉的教养方式, 不宜否认、拒绝子女,宜采用积极的教养方式, 如给予孩子足够的情感, 理解孩子。家庭功能在对青少年网络成瘾有重要影响,网络成瘾不但是一个心理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和家庭的问题,在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预防和治疗工作中应该将家庭作为一种重要因素加以考虑,尝试通过家庭环境的改善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家长要重视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改变教育方式,以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
2 学校教育问题
学校是相当于一个社会的缩影。在学校这个环境中,青少年不仅可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且也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阶段。因此,学校对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有重要作用。青少年网络成瘾与学校有关的社会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目前,我国大部分学校的教育方式主要还是应试教育。正处于身心发育阶段的青少年,承担的学习压力过大。一旦学习成绩出现波动,很容易自暴自弃,对学习失去兴趣。转而将兴趣投入到电脑、网络游戏中去。这个时期,青少年的自我控制能力缺乏,所以很容易误入歧途。而且,在学习上得不到满足的争强好胜的心理需要,以及成就感,在网络游戏中得到了满足。另一方面,从学校关系网来看,学校的社会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学校的社会关系支持对青少年的成长有重要作用。从师生关系来看,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让青少年得到老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有助于他们在遇到心理问题时及时与老师沟通,寻求老师的指导,从而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到网络中。从同学关系分析,当学生在遇到困难或心理困惑时,同学是最好的倾诉对象,同学可以给予心理支持,帮助自己宣泄负性情绪,得到心理的健康发展。如果缺乏学校老师和同学的社会支持,面对不良生活事件时,青少年就可能变得孤独、抑郁,转而会从网络虚拟世界寻求支持和帮助,渐渐迷恋网络。因此,学校一方面要为学生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还要加强对学生的人际关系的引导,通过开展活动创造人际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扩大人际交往范围,让学生掌握一般的人际交往的技巧,促进青少年现实生活人际关系的改善和提高。
3 社会教育问题
  现代社会是信息的时代。面对大量的信息冲击,青少年对外界事物缺乏正确的辨认。然而,近年来出现大量低级媚俗的文化产品猖獗,毒害着青少年的思想。政府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政府相关部门对网络成瘾问题的重视程度和监管力度,对青少年是否网络成瘾有重要的影响。现阶段,我国对网络管理存在缺陷。首先,一些关于网络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增加了青少年接触网络的机会,为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高发率提供相应的社会环境。其次,执法不严。国家明令禁止在中小学附近开办营业性歌舞厅、电子游艺场所;并且要求营业性歌舞厅、电子游艺场所必须设置明显的未成年人禁止进入的标志。但是,真正按章执行的还是很少。调查发现,我国无证和证照不全的网吧数量占总数的30%,有的地方甚至达到50%以上(杨昕,2007)。因此,要杜绝网络成瘾,一方面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关于网络成瘾的健康教育,让其认识到网络成瘾的危害,树立正确的上网理念,形成对网络成瘾的正确认知。其次,要健全网络成瘾的社会防范体系,完善网络管理立法。对不健康的网络内容采取防范措施,使青少年远离网络毒品的危害。
综上所述,我国对网络成瘾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还起步阶段,而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比较烦杂,各因素之间又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所以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理论模型,还需要更为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辛自强,张梅(2009). 1992年以来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变迁:一项横断历史研究. 心理学报 2009,Vol141,No11,69-78 
  1. Rebec G. Addiction.Encyclopedia of Cognitive Science.Nature Publishing Group, 2003. 32- 38
  2. Shaffer HJ. Strangebed fellows:a critical view of pathological gambling and addiction.Addiction, 1999, 94:1445- 1448
  3. Potenza MN. The neurobiology of pathological gambling.Clinical Neuropsychiatry, 2001, 6:217- 226
  4. Leavitt HJ, Whisler T. Management in the 1980s. HarvardBusiness Review,1999,36:41-48
  5. 秦华,饶培伦,钟昊沁. 网络游戏成瘾的形成因素探析.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2):155-156,160
  6. 刘连龙, 徐丹, 胡明利. 大学生孤独感与其网络成瘾的关系.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7 (1),59-60
  7. 吴薇莉,简渝嘉,方莉.成人依恋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131-134.
  8. 曹亮马伟娜.依恋研究简述.社会心理科学第22(3),39-41
  9. Marcia JE. Ego identity status: relationship to change in self- esteem, "general maladjustment", and authoritarianism. Journal of personality, 1967, 35:118- 133
  10. Fox NA. Of the Way We Were: Adult Memories AboutAttachment Experiences and Their Role in DeterminingInfant- Parent Relationships: A Commentary on van Uzendoorn.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5, 117(3): 404- 410
  11. Cutrona CE, et al. Perceived Parental Social Support andAcademic Achievement: An Attachment Theory Perspective.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4, 66(2), 369- 378
  12. 张国华,雷雳,邹泓. 青少年的自我认同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8 ,16(1),37-40
  13. 雷雳,马利艳. 青少年的自我认同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2),161-169
  14. 张国华,雷雳. 青少年的同伴依恋自我认同与网络成瘾的关系.中国学校卫生,2008,29(5),454-455
  15. Kraut R, Kiesler S, Boneva B, et al . Internet paradox revisited. Journal of Social Issue, 2002, 58 , 49 – 74
  16. Joinson A N. Self -esteem, Interpersonal risk, andpreference for E-mail to Face-to-Face Communication. Cycerpsychology & Behavior, 2004, 7 (4) : 472 – 478
  17. 李卉, 王福兴. 中学生网络依赖和自尊的纵向比较. 心理研究P, 2008,1(3), 29-33
  18. Kaltiala -Heino R. Lintonen T, Rimpel A. Internet addiction? potentially problematic use of the internet in a population of 12 -18 year -old adolescents. Addiction. Research and Theory, 2004, 12, 89 – 96
  19. 李赓,戴秀英,王国宁,潘淑均.自我图式、自动思维及应对方式与青少年网络
  20. 成瘾的相关研究.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09, 31(1),65-67
  21. Whang LSM, Lee S, Chang G. Internet over2users’psychological pro2 files :a behavior sampling analysis on Internet addiction[J ] . Cyberpsy2 chol Behav ,2003 ,6 (2) :143 - 145.
  22. Young KS ,Rodgers RC.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pression and Inter2 net addiction[J] . Cyberpsychol Behav ,1998 ,1 (1) :25
  23. 宋新宇.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对策. 教研探索,209,5,19-21
  24. 谢守付,李奕姜,季妍,张叶,张亮,顾广中. 青少年网络成瘾心理社会因素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 17(1),55-57
  25. 杨昕.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社会视角归因及对策解读[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7,(6):9-11
  26. 陈铎,张继明,沈丽莉,廖振华. 大学生网络成瘾及其与社交焦虑的关系.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 17(2),151-152
  27. 刘克俭顾瑜琦 《行为医学》第2版.科学出版社
  28. Yuan J, He Y, Zhang Q, Chen A, & Li H. Gender differences in behavioral inhibitory control: ERP evidence from a two-choice oddball task. Psychophysiology,2008. 45, 986–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