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论文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刍议

时间:2014-03-26 14:41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阅读次数:

  时至今日,我国教育事业有了长足发展。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甚至在某些方面有了自己独特的特色,为国外教育界所借鉴。但一个严峻的现实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严重不平衡,不仅存在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也存在同一地区局部的不平衡;不仅有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也有校际之间的不平衡。

  尽管我国还处在发展的转型期,出现这种状况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这种不平衡的趋势如若扩大,势必产生两极分化,在教育系统内部造成富者越富、穷者越穷的恶性循环。最终,教育收益的不公可能导致政治和经济的不公,难以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

  唯因如此,“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应“加快教育结构调整,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发展,建设学习型社会。”在教育均衡发展思想指导下,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缩小校际办学水平差别,实现教育的最大均衡化,就成为当今及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的重要任务。这也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教育,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

  一、改善教育经费拨款,实现办学条件的均衡。

  教育经费拨款是改革学校布局和办学条件的基础。拨款的多寡直接导致办学条件的优劣。可以说:当前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主要是由教育经费拨款的不均衡造成的。据《人民政协报》统计发布:1995-2002年,东部3市(北京、天津、上海)与西部5省区(广西、贵州、云南、甘肃、青海)小学生均预算教育经费的差距从3.23倍扩大到了3.85倍,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差距从2.65倍扩大到3.39倍。城乡之间教育经费投入的差距则更大,以2002年为例:全社会各项教育投资为5800多亿元,而占总人口60%以上的农村却只获得其中的23%;而且,不同教育阶段教育经费的拨付也极其失衡;中央教育经费投入高等教育的超过70%,投入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不足30%。我国初等、中等、高等三级学校生均日常教育经费占人均GNP的比例为0.05:0.15:1.93,同其他一些国家相比,相差悬殊。我国财政教育支出在三级教育上生均投入相差过大,导致了教育投资内部结构的不合理。

  因此,政府一定要从宏观上改革各个地区、各个学校教育经费拨款方式,均衡拨付生均经费,确保各校办学条件的均衡,实现学校的生均占地面积、生均建筑面积、生均图书和仪器设置大体相当。对于相对薄弱的学校,则更应有所倾斜,尽快追加经费投入,以期在短期内改善其办学条件,缩短并力争消灭教育不平等的硬件方面差距。

  尤为重要的是,应切实增加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总投入,确保“三个增长”和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4%的目标尽快实现。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促进教育大发展的前提下,实现教育的均衡化发展。否则,有限的教育资金的拨款,必然捉襟见肘。据安徽省政协副主席陈心昭说,安徽省即使是投资最多的高等学校“在规模发展的情况下,投入远远跟不上教学规模的扩张。2005年我省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是606.8元,排在第31位,全国平均水平为1902元。而2000年,我省生均公用经费是884.5元。这显示,5年来每个学生的公用经费减少277.7元。”(《江淮晨报》2006年12月21日A2版)

  二、改革教师队伍管理体制,实现师资均衡。

  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择校主要是择师。所以,要通过培训、学历提高、继续教育等形式,提高教师素质,使每位教师都树立起现代教育价值观、教育质量观、教育法制观和教育管理观,并掌握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使每位教师都具有教育公平的理念、高尚的职业道德意识、因材施教的能力、公平而热心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的人格等。

  为保障教师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中,安心本职岗位,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师工资制度,促进教师工资的规范化,缩小校与校之间教师工资差距。在法国等不少国家,教师作为国家公务员,同级同类教师都拿一样的中央财政工资。而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工资制度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体制性缺陷,工资构成中过分依赖学校补贴,造成教师工资总额实际上的不平衡。

  当然,仅仅教师工资制度的改革还不足以促进教师资源的良性流动和均衡化。如果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过大,弱势地区教师的配置就必然存在问题,艰苦地区合格教师派不进去,或者派进去又发生流失。为此,更为基础性的,可以借鉴日本、韩国及欧洲许多国家的经验,对中小学教师实行教育公务员或参照公务员的管理。这样,就可以依法对教师实行旨在均衡的合理配置,也就可以依法建立和有效实施教师轮岗制度和城镇教师乡村服务期制度。

  在目前教师公务员法律地位尚未明确的情况下,我们也不能消极等待。我们可以做我们能做的事。例如,在不同学校教师岗位的设置上,一定要科学和公平设岗,甚至对农村贫困地区和薄弱学校有所倾斜。为了避免教师流失,教师管理可以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为了避免弱势地区、弱势学校优秀教师流失,可以依法建立类似于体育人才流动的“转会制”,以利流失学校培养新的优秀教师。当前已普遍开展的学校结对子,教师手拉手等互助活动应坚持并逐步完善,并建立起相应的评估标准、评估体系。

  三、改革招生制度,实现生源的均衡。

  为了促进义务教育阶段生源的均衡化,需要进一步改革高中阶段招生制度。目前,我市已施行的将示范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初中校的做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一方面,校与校之间的应试竞争有所弱化,有助于初中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另一方面,如果较为平等地分配示范高中招生名额,愿意留在条件相对较差的初中校学习的学生实际上将有更高的机会考入示范高中,这将引导初中校生源流向,一定程序上遏止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倾向,改善薄弱初中校生源质量,最终有利于促进义务教育阶段的均衡发展,学生择校也逐步“择无可择”。

  这样一种招生制度改革并不影响高中教育质量。高中阶段教育具有不同于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的属性。但从世界范围来看,整个中等教育的性质正在发生变化,即从被视为“高等教育的预备”到被视为“初等教育的延伸”。而即使从高中精英教育的角度或国家有关人才战略看,将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初中校,对这些高中并无太大影响,各初中校名列前茅的人仍然集中在这些高中校。

  四、完善学校管理,实现在学校管理水平上的均衡。

  学校管理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校领导水平的高低。目前,市教育局大力推行的校长轮岗制度、干部挂职制度,促进了各个学校管理经验的融通互补,使薄弱学校的管理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除了交流外,最重要的是学校管理要有一定的规范,即不论谁当校长,首先要按规范运作,不能换一任校长,紧接着就换一批规章制度。有些规章制度是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是不能随意更改的,无论谁当校长都要严格执行。在这个前提下,允许创新,提倡改革。现在,一方面,一些学校比较缺乏严格的、切实可行的办学规范,另一方面,已有的规章制度,有的学校遵守得不够。于是形成这样一种现象,学校只要更换校长,一些规章制度随之更改,管理水平随之发生变化。因此,教育领导部门应该颁布详细而非粗线条的管理规范。在欧美一些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主要是靠督学检查指导学校工作,而检查的依据正是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规章制度进行的。只有这样,才能使所有学校的管理水平大体均衡。

  另外,我们应建立管理经验定期交流制度。比如,定期举办校长、教师论坛,召开管理心得座谈会,交流内部管理制度;推行集体备课活动、教研备课活动,交流课堂教学管理经验、科研信息等。

  五、加强资源共享,实现信息等资源的均衡。

  国务院及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曾投资100亿元在中西部地区实施农村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其目的是通过运用信息化手段和方式,提高农村中小学师资整体素质,解决农村教育资源匮乏问题,促进城乡优质资源共享和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实践证明,实施现代远程教育项目的学校中,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手段与新型教学方式在各学科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的变革,使教师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法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在农村教学点采取播放光盘,在中心校以上学校进行卫星收视教学,利用先进发达地区教育资源,特别是教师不易讲,学生不易懂的一些问题,通过远程教育得到了解决,使优质的教育资源结合当地实际得到了应用,从而使师资得到了培训、素质得到了提高、学生得到了公平教育,促进了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现教段,要让所有受教育者受到同等质量的教育是不尽可能的,但通过音像制品、电视教育节目、多媒体网络等传递教育信息,带动更多的受教育者在同一平台上学习,则是极具可行性的。所以,我们应加快远程教育建设步伐,把资源建设作为重点,切实加强远程教育项目的规范实施和实施后的管理和运用,做到项目实施规范,经费保障落实,工作运转好;应加大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力度,重点是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等,以总结、推广运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中成功的典型和经验,借他山之石,攻己之玉,进一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教育资源共享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发育。以劳动技术教育、体育教育为例,如果校校分割,学校将无力配备一些大型劳动技术教育、体育教育设施,而即或个别学校有能力配备,利用率也不高。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将改善这一状况,这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办学条件均衡化。目前,此种资源的整合还未得以有效开展,有待尽快着手启动。

  六、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督评估体系,保障教育的均衡发展。

  促进教育均衡,关键在政府,为保障教育均衡的顺利推进,教育行政部门需要建立和完善教育均衡发展的监测制度,定期对辖区内学校之间的差距进行监测和分析,为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决策提供依据。

  教育行政部门还需要建立科学合理、切实可行、具有积极导向性的教育均衡发展监测评估体系,制定有利于促进学校办学的最低标准,既要评选先进学校,更要评选不合格的学校。监测结果一旦依法发布,必将对地方有关教育的决策起到一定的激励、约束和规范作用。

  七、充分发挥示范学校的示范作用,提升教育均衡发展的层次。

  我们认为:教育均衡发展绝不是也不能否定示范学校的示范引导作用。相反,我们应加强研究如何利用示范学校的优秀教育资源优势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层次。

  多年来,示范学校在教育资源配置与利用、师资培训与提升、素质教育的实施与优化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在必修课的优化提高、选修课的梯级开发、活动课的特色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养成、学生个性特长的塑造、学生人格偏激的诊治、学习困难学生的补救、校园文化内涵的建设与优化、学校特色的继续与发展、校本化管理的规范与发展、学校品牌的塑造与推广等创造了不少成功案例。只有充分利用这些成功的经验与案例,才可以提升教育均衡发展的层次。

  目前,示范学校通过与一些薄弱学校建立共建关系,除在资金设备上给予直接的支持之外,在教师培训与交流、教学资源共享、教育经验分享、教学教研交流等方面也给予了大力支持。这些支教方式本身就是一项双赢的活动:在促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的同时,对老师也是很大的考验、促进和磨炼。它促使老师加深对教育乃至中国教育现状的了解,增强老师对教育责任的意识,特别是在与农村教师、薄弱学校教师的对话中加深了对教育教学问题的思考:环境不同、学生不同、背景不同、学校设施落后的情况下如何把教育理念贯彻下去。

  因此,示范学校犹如一件件光彩夺目的“教育时装”,优雅地展示在教育的T型台上,昭示着每一所学校将要着力塑造的形象,昭示着人民政府应该逐步加大对国民教育的投入,以满足越来越多的学校对“教育时装”的需要。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教育内外协同长期努力,综合多管齐下。

  我们坚信: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能够促进我国教育事业更快、更好的大发展。
 
                                                                                                                                                            (作者:杨开仁 单位:合肥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