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需要关注学生的幸福感
时间:2014-02-12 18:42 作者:admin2 来源:未知 阅读次数: 次
——记合肥七中11-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班主任会议
幸福感是人们根据内化了的社会标准对自己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肯定性的评估,是人们对生活满意度及其各个方面的全面评价。教育的过程要发挥作用启发学生对自己的美好生活进行评价和体验,对生命进行理解和感悟,从而对人生价值的产生自我肯定。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当代新人本主义者认为,人们从无私及仁慈中可以得到内心的深刻满足。现代心理学在对幸福感的实证研究中得出:价值、目标、道德等对幸福有着重要影响;而人格、心理健康与幸福感也是互为影响的。因此,德育与幸福感的培养有着内在联系。
基于此,关注学生终身幸福的合肥七中在浩瀚的德育内涵里不断地探索,极力让学生的学校生活为将来的发展奠基。
2012年5月2日下午5:30,合肥七中政教处在五楼会议室召开了以“培养学生的幸福感” 为主题的班主任会议。
教务处的张永剑主任和阮守鸿副主任就两个年级的重心工作向班主任们进行了详细的布置,根据年级阶段性的特点进行有重点的班级管理,阮主任还就学校的大课间做了具体的要求。
政教处顾晓惠主任做了主题发言。她首先对开学以来学校的德育工作进行了回顾,依托班主任的努力,学校开学工作高效平稳,“春季开学第一课暨表彰钱锦同学的活动”影响深远。“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月”“心理健康教育月”主题月教育已显示出很好的教育效果。还有修学旅行等德育活动都启发学生感知自己、感知生活。政教处称赞各位班主任都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一系列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活动,加上班级自身开展的一些活动使学生有了展现自己的才能和思想的机会,让他们学会合作与交往,满足一个生命个体社会性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寻找幸福感的有效渠道。班主任们也普遍认为这些有益的活动抚平了学生青春的躁动,给他们涌动的激情找到了正确的抒发途径,使他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更易融入社会。政教处还将开学以来各班的升旗仪式、课间两操、黑板报、大扫除、班级稳定、家访的分数及迟到人数进行了公布,表扬了班级管理突出的班级,也指出了班级间差距的存在,旨在让这项班级常规管理中最经常、最重要的内容发挥其对学生成长的重要监督和引领作用。
接着,顾主任介绍了杨开仁校长在行政例会上强调的德育与学生幸福感培养之间的关系:学生幸福感教育是学校德育的动力,是学校德育的心理基础,是学校德育的有力补充。鉴于影响幸福感的因素有人格特征、自尊、社会支持和其他客观因素,她认为班主任在班级的思想、学习、活动、纪律、卫生等常规管理中有意识地普及幸福感教育,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帮助学生树立人生理想和信仰,确定明确的生活目标;创造良好的德育氛围,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在布置本学年度德育论文时,她启发班主任要加强幸福感实践研究,大胆开展针对性教育。
近几年,合肥七中的家长会已开成课程式的,成为指导家庭教育、以学生共性的成长规律指导个性化家庭教育的讲堂,目前已进行过“‘问题导引’家庭教育”“考试成绩的背后”“做‘会爱孩子’的家长”等课程。这样的家长会,让家长意识到教育是互动的、双向的,家长们只要自己充满耐心、科学用心,完全可以以自己的人生智慧和乐观精神让自己的孩子学得快乐、充满自信、赢得成功。本次5月4日家长会的课程为“好习惯是培养孩子幸福感的源泉”,政教处要求班主任们精心准备,在这样连续性的课堂里持续发挥作用,让家长们感到有依靠、有方向,更科学地陪伴孩子成长。
会上,夏立松副校长要求班主任们考察幸福教育的内涵的同时要从多个层次入手,针对每个个体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展开。不仅要教育他们珍爱幸福,还要帮助他们认识幸福的本质、理解幸福的意义、创造幸福的价值及个体幸福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在了解学生需要的基础上,学校将会带领各位班主任组织和安排一些有关幸福教育活动,使学生在场景式幸福教育活动过程中受到教育,感悟幸福的价值。学校的的德育需要围绕“幸福”这个基本需要来设计教育的内容和载体,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中为学生提供求知、社会交往、认识社会、服务社会的机会,创造一个充满“幸福体验”的人文关怀氛围,在帮助学生实现“幸福”的过程中,使他们更好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人文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的道德水平的高低,也决定着人们对幸福的真实把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幸福观。合肥七中在德育过程中,会持续开展丰富多彩的人文教育实践活动,建设有幸福感的德育队伍,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向上的集体氛围,使学生在幸福、愉快中接受教育,发展德性。(顾晓惠)
- 上一篇 : 释放压力、放飞心灵、享受欢乐、轻松备考
- 下一篇 : 做一个阳光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