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实睿智让“和而不同”精彩绽放
时间:2016-01-20 22:45 作者:张正安 来源:未知 阅读次数: 次
——合肥七中、十中、工大附中三校联考研讨交流会侧记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为了更有效的备战高考,合肥七中、十中和工大附中三所学校组织了围绕高三一轮复习的一次联合考试,经过三所学校领导和老师的精心准备和高效组织,考试已经圆满结束。基于本次考试,通过总结、分析考试成绩,透过成绩数据查找问题,更好的为接下来的复习备考做好准备,2016年1月9日下午四点,九个高考学科分别在合肥七中、十中和工大附中召开了三校联考分析暨高考全国卷研讨交流会。三校的高三教师全体参会,分学科针对本次联考试卷的分析及全国新课标卷备考经验展开深入的交流。合肥七中承担语文、物理和政治三个学科的交流会。

语文学科交流研讨
一、联考试卷分析:客观、科学、细致、全面
三所学校各备课组结合本次考试的具体数据,从试卷难度、结构、考查效果及存在的问题等多维度对本次考试试卷进行了分析。各学科将试卷分析细化到每个题目的得分情况、考点和知识点的分布情况以及思想方法的运用效果等层面,对学生答题过程中出现的细节处理不到位、答题不规范等问题也逐一进行了点评和分析。通过细致而全面的分析,老师们一致认为本次联考试卷命制质量较高,符合本阶段教学特点和学生基本学情,从侧面反映了各校对本次考试的重视和命题老师的高超业务素养。通过试卷分析,老师们从中既找到了共性问题,又直面本校存在的个性问题,通过交流、探讨形成了后期教学工作的重点和合理性建议和方法。从会后各校老师的反馈来看,老师们普遍感受只有细致的分析才能找到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间接反映出前期教学工作的问题和不足,为提升下一阶段学生的学习效果、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后期教学工作。也唯有通过对试卷的全面分析以及与兄弟学校的横向比较,才能相互学习借鉴、取长补短,以便将更优化的教学策略应用于学科教学和对学生的指导上。

政治学科交流研讨
二、新课标卷研讨与交流:务实、创新、高效、共赢
交流会的第二项重要议程就是针对本届高考回归全国卷和全国卷的研究进行研讨。面对高考全国卷的新形势,各校都对全国卷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探讨,能够进行一定的交流,集成众家的共同智慧,无意会对加深对全国卷的认识和研究起到积极的作用。围绕这一主题,会前三校老师在备课组范围内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和总结,力争将自己通过研究发现的重要结果毫无保留的与大家分享。
数学分会场,合肥七中王世朋老师做了题为《新课标试题的分析与思考》的报告。报告就2013至2015三年的新课标卷进行分析整理,给出各知识点的分值分布和题型分布。在与安徽省高考数学试卷相比差异较大的概率与统计解答题上进行举例分析,强调课标卷更关注学生的应用意识的培养,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检测。提醒老师们在后期的备考中,要带领学生多做些点对点训练。在三选一题型上,王老师也就9年来新课标这类试题的命题,谈了自己的统计之后的一点感受,认为绝大部分这类题都可在在教材的例题、练习、习题、复习题中找到母题。合肥十中李老师针对本校学情,以《抓细节、讲过程、重基础、求实效》为题向参会的三校老师进行了交流,特别提到一些好的教学实践做法。如:一周布置3次左右的作业本作业,让学生学会听话,让学生重视作业和考试,让学生学会交流和让学生合理使用改错本的等好的做法。从两位老师的发言中不难感受到,当把善于研究教材、试题与有效的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开展课堂教学,高考的备考一定能事半功倍!

物理交流研讨
短短的两个小时的交流会,三校老师用他们的睿智碰撞出了精彩纷呈的研讨氛围,这正印证了合肥七中杨开仁校长所倡导的“共生共荣,和而不同”的教育理念。相信在三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2016年高考我们终将取得辉煌的胜利!2016,我们高考考场见!
- 上一篇 : 小小贺卡表心意 句句感激暖心房
- 下一篇 : 切磋琢磨 助力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