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新闻 >> 校内新闻

校内新闻

明灯作伴,好书为朋

时间:2020-05-15 09:56 作者:杨彤然 来源:未知 阅读次数:

——记高二年级“相约好书”活动系列报道(一)

   为了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帮助学生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文化生活习惯;同时,帮助学生调适特殊时期下的心理状态,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合肥七中高二级部于4月中旬举办了第二届“让阅读成为习惯,使书香充满校园”为主题的读书节系列活动,努力构建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和雅校园”。

明灯作伴,好书为朋(图1)

   在活动前期,级部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与语文组协商谋划完善方案;利用校会课对全体师生进行动员;利用电子班牌、黑板报进行宣传,以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读书活动分为几个阶段、多个活动进行。“相约好书”是读书节系列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于510日正式拉开序幕。510日的第二节晚自习,优秀青年教师杨彤然应级部的邀请为高二年级全体同学推荐她心目中的八本好书,并结合自己的读书体验与生活感悟做了分享

明灯作伴,好书为朋(图2)

   1.《儒林外史》/吴敬梓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为我们描绘了清朝读书人的群像,这是一本有趣的小说,不仅有我们熟知的范进中举的故事,还有形形色色的人:得意或者失意的科场举子;清廉或者贪腐的官场老手;逃婚的才女,纳妾的盐商;冒牌侠客,水货隐士;找不到心上人的世家子弟,寻不着老父亲的孝顺儿郎;骗吃骗喝的书生,坑蒙拐骗的江湖游士。各行各业的人都在人间行走,有讽刺,有眼泪,有寒意也有温暖。每个时代都会有这么一段"外史",而吴敬梓用一支妙笔写下了自己的时代。虽然是两百多年前的古白话文小说,但是本书对同学们几乎没有阅读障碍,阅读的过程仿佛穿越,又好像旅行,作者用一支妙笔,照见了世间的众生相。

   2.《呼兰河传》/萧红

   《呼兰河传》被称为影响数代人的经典--中国现代诗性小说扛鼎之作,是30年代文学洛神、四大才女之一萧红超越时代的文学经典。写作之时,萧红沉浸在对故土和儿时生活的无限感怀与怔怔思念中,故乡在万里关山之外,精神却在那里流连不已。同时,本书也融入了她对人性和社会的审视与思考。萧红通过“我”——一个单纯幼稚的小姑娘的眼睛,急切地倾泻出久贮于记忆中的印象片断,为读者摄下了一幕幕人间景象。孩童眼中的世界,毫不雕饰,自然质朴,却更能直入人心、发人深省。文笔干净似雪,内心凛冽如刀。那些字句,最平常不过,却在心里一点一点蚀出一个大坑,让人空空落落的直想落泪。就像她自己说的:“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

   有人说:每个人都应该有一座萧红笔下的"后花园",那里有故乡、亲人、往事,有让一个人走下去的勇气和力量。

   3.《红高粱家族》/莫言

   《红高粱家族》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代表作。通过“我”的叙述,描写了抗日战争期间,“我”的祖先在高密东北乡轰轰烈烈、英勇悲壮的人生故事。从表面上看,《红高粱家族》 所写的是有关抗日战争的历史,叙述的是一个宏大的主题,实质上,由于穿插了“我爷爷”于占鳌 “我奶奶”戴世莲惊世骇俗的爱情传奇,使得小说更像是一种非官方的“野史杂说”。书中塑造了一个在伦理道德边缘的红高粱世界,一种土匪式英雄,他们做尽坏事但也报效国家,他们缱绻相爱、英勇搏杀,充满着又离经叛道又拥有无限生气的时代气息。

   4.《月亮与六便士》/毛姆(英)

   《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国小说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创作的长篇小说。作品以法国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的生平为素材,描述了一个原本平凡的伦敦证券经纪人思特里克兰德,突然着了艺术的魔,抛妻弃子,绝弃了旁人看来优裕美满的生活,奔赴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用圆笔谱写出自己光辉灿烂的生命,把生命的价值全部注入绚烂的画布的故事。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光。”贫穷的纠缠,病魔的折磨他毫不在意。作品表现了天才、个性与物质文明以及现代婚姻、家庭生活之间的矛盾,有着广阔的生命视角,用散发着消毒水味道的手术刀对皮囊包裹下的人性进行了犀利地解剖,引人深思。正所谓一百个人的心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在《月亮和六便士》里,相信每个人也会有不一样的解读。

明灯作伴,好书为朋(图3)

   5.《堂吉诃德》/塞万提斯

   《堂吉诃德》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代表作,也是一部脍炙人口的世界文学名著,是欧洲长篇小说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被视为现代小说的奠基之作。该书着重刻画矛盾又复杂的堂吉诃德形象,它提出了一个人生中永远解决不了的难题:即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俄国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 :在欧洲所有一切文学作品中,把严肃和滑稽,悲剧性和喜剧性,生活中的琐屑和庸俗与伟大和美丽如此水乳交融……这样的范例仅见于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 

   6.《莫砺锋讲唐诗课》/莫砺锋

   作者莫砺锋教授是中国内地第一位本土文学博士,多年来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在古典诗词研究领域造诣颇深,是国内首屈一指的诗学权威专家,被学生奉为“学术偶像”,深受敬爱。曾担任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得到广大观众、读者的喜爱。

   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诗人评说”、“名篇细读”、“名篇小札”、“问题探索”,正如序言所说,“一、二两个部分基本属于导游词的性质,所涉内容多为常识,三、四两个部分是我阅读唐诗的零星感想和粗浅探索”,虽是谦虚之词,也可以从中知道这两大版块的特色。前者更多是展开唐诗的殿堂,展示其大观,讲解一二名作。后者则叙写了唐诗研究的一些心得成果,往往从极为微观的角度来展示一首可能我们背得滚瓜烂熟但未必深入了解的唐诗背后的文化、文学价值。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唐诗的画卷由此而展开,对于文学专业内外的人来说,都是一堂杰出的唐诗课。

   7.《乡土中国》/费孝通

   《乡土中国》是当代社会学家费孝通创作的社会学著作,篇幅很短,六万多字。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涉及乡土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权力分配、道德体系、法礼、血缘地缘等各方面,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

   书中费老解释了中国人很多根深蒂固的行为习惯的来处。但又不像很多书,一提到“国民性”就是纯粹的批判,或嘲讽,他倒没有。他对中国人有踏实的了解,有敏锐的观察,有抽丝剥茧的犀利分析,却没有那种置身事外的态度,对“你国人民”的高高在上的指手画脚。他感同身受,却又不感情泛滥,始终保持着一个学者的理性。

   8.《我的阿勒泰》/李娟

   本书记录了作者在疆北阿勒泰地区生活的点滴,包括人与事的记忆。有人说,她所写的,超越了她的文化素养的承载,完全出自性灵,出自生命的感悟。还有评论家说,李娟的东西,让弄文字的人绝望。她的出现,就像当年的萧红一样,是天才的出现。李娟和阿勒泰的关系,就像萧红和呼兰河的关系。

   在她的笔下,那里的人群和草原,牧牛和河流都成了流动的美丽风景,她也没有做什么,只是用自己手里的笔一笔一划地记录下她的所见所闻所感,没有华丽装扮的文字,就像是一个讲述者絮絮叨叨地向读者讲述着那个远离人间的属于新疆的小小角落,她的朋友,她的母亲,她的外婆,还有去她家商店买酒喝的酒鬼们。李娟和阿勒泰,她们相互成就了对方。于是,在一个安静的时候,拿出此书,慢慢品读,里面的一句一句都是流动的风景,饱含李娟对阿勒泰满满的爱。

明灯作伴,好书为朋(图4)

   一本好书,一份财富。通过“相约好书”活动,希望每位同学都能找到一本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潜心阅读,从而获得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杨彤然撰稿  高二级部摄像 米庆统稿  张永剑审核)